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黄网av在线,国产精品第2页,国产成人精品国内自产拍免费看

首頁  ?  教育  ?  教育資訊

發揮好高等教育龍頭作用

2024-03-05 08:36:00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發揮好高等教育龍頭作用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也是每年全國兩會最受矚目的話題之一。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譚鐵牛對此深有感觸。他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是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其中,高等教育是龍頭。組織實施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是今年教育系統的工作主線,是擺在高校面前的重大歷史機遇和歷史責任,必須進一步增強歷史主動和戰略思維,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為主攻方向,以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根本動力,書寫好以教育強國建設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的新篇章。”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當今世界的綜合國力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特別是拔尖創新人才的競爭。高校的人才培養,既要滿足當前急需,直面大國博弈的創新人才挑戰;也要著眼長遠,培養未來滿足強國建設的創新人才。主動打破常規、突破慣性,緊跟時代步伐,培養時代新人。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始終是南京大學的金字招牌,我們也一直在不斷探索、與時俱進。”譚鐵牛委員介紹,2024年南京大學啟動了“1+X+Y”的“人工智能通識核心課程體系”建設,從2024年入學的新生開始開設人工智能通識核心課,開全國高校先河。此舉直面正在加速演進的以人工智能為核心驅動力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計劃通過1門必修的人工智能通識核心課+X門人工智能素養課+Y門各學科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前沿拓展課,以人工智能全面賦能教育教學變革創新。

科技創新日益成為影響一個國家國際競爭力的決定性因素。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是決定高等教育發展高度的“塔尖”,是國家重要戰略科技力量,更要主動承擔起國家基礎研究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重責大任。

“我們要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就必須更加突出從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的大戰略上加快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深化科教融匯、產教融合,形成重大任務牽引的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機制,實現‘科研大突破帶動學科高質量發展’的新變革。”譚鐵牛委員介紹,南京大學在2023年啟動實施的“奮進行動”中,專門提出要著力解決“國家對科技日益迫切的需求和南大科技供給能力不足”這一主要矛盾,并通過相關專項行動,使學校承擔國家重大任務和解決“卡脖子”問題的能力顯著提升,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更加凸顯。

譚鐵牛委員表示,從教育大國到教育強國是一個系統性的躍升和質變,必須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在深入推進教育數字化、國際化中不斷激發高等教育發展活力。要不斷開辟教育數字化新賽道,堅持應用為王走集成化道路,強化資源有組織開發,做好各類業務、系統、數據綜合集成;以數據、智能賦能辦學治校,推動以智助學、以智助教、以智助研、以智助管,不斷提升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要堅定不移走國際化發展道路,大力推進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在高等教育國際化上持續發力,深化同包括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在內的各國各地區高校交流互鑒,統籌高水平“引進來”和“走出去”,做好留學生工作,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資源和創新要素,找準參與全球教育治理的切入口,打造國際創新平臺與人才高地,提高中國教育特別是中國高校的世界影響力、國際競爭力、全球話語權。

“南京大學將以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囑托和給南京大學的留學歸國青年學者重要回信精神為指引,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不負‘報效國家、服務人民’殷切期待,進一步團結奮斗、爭先進位、坐言起行、應勢而動,強化管理、狠抓落實,以‘奮進行動’全面推進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南大建設,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譚鐵牛委員說。

(記者 蘇雁)

  • 相關閱讀
  •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舉行2024年春季開學典禮

    人民網北京3月6日電 (記者郝孟佳)記者從教育部獲悉,國家教育行政學院4日舉行2024年春季開學典禮。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組長,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院長懷進鵬出席開學典禮并講話。 懷進...

    時間:03-06
  • 吳為山:建議統籌構建“大美育”工作體系

    原標題:(兩會速遞)吳為山:建議統籌構建“大美育”工作體系  中新社北京3月5日電(記者 馬帥莎 應妮)美育涉及全民審美素養的提升,更關乎文化的傳遞、心靈的涵養、理想的培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

    時間:03-06
  • 歌唱家廖昌永:人工智能無法取代藝術家

    原標題:(兩會訪談)歌唱家廖昌永:人工智能無法取代藝術家  中新社北京3月5日電 題:歌唱家廖昌永:人工智能無法取代藝術家  作者 張楊彬  面對“AI(人工智能)是否會取代音樂家”的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上海...

    時間:03-06
  • “學雷鋒·文明實踐我行動”主題活動啟動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中國文聯、中國科協、中國殘聯、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主辦的“學雷鋒·文明實踐我行動”主題活動啟動儀式在北京首鋼文館舉行。...

    時間:03-06
  • 傳承雷鋒精神 多部門聯合進校園播撒“安全種子”

    原標題:傳承雷鋒精神 多部門聯合進校園播撒“安全種子”在第61個學雷鋒紀念日來臨之際,福建省龍巖市多部門聯合進入校園,通過系列科普宣教活動幫助學生發現身邊安全隱患,護航學生成長。圖為電力工作人員為學生展示...

    時間:03-06
  • 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

    3月2日,浙江省寧波市,志愿者(左)為市民修理自行車。 竇瀚洋 童 興攝影報道3月4日,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小學生閱讀《雷鋒日記》。 宋豪新 陳冬冬攝影報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雷鋒是時代的楷模,雷鋒精神是永恒的...

    時間:03-06
  • 中外科學家“考古”早期宇宙揭秘最亮團星系

    原標題:中外科學家“考古”早期宇宙揭秘最亮團星系  據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5日消息,該天文臺科研人員領銜的國際團隊在原星系團核心致密區域發現一對可能正在并合的大質量寧靜星系,揭示最亮團星系在原星系團尚...

    時間:03-06
  • 就業優先,鋪就奮斗出彩之路(民生共話)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每年全國兩會最受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包括“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等。  如何多措并舉穩就業?實踐中有哪些好...

    時間:03-06
  • 把培養青年科技人才作為長期的戰略性工作

      2023年全國研發經費投入超過3.3萬億元,在量子技術、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把對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作為一項長期的戰略性工作……  在5日舉行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

    時間:03-06
  • 勇于擔當,培養更多拔尖創新人才

    原標題:勇于擔當,培養更多拔尖創新人才 【兩會專訪】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浙江大學黨委書記任少波委員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作為我國高等教育“排頭兵”的一流大學應明確責任擔當,為中國式現代...

    時間:03-06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城县| 宽城| 乌拉特中旗| 鲁山县| 乾安县| 娄底市| 陕西省| 益阳市| 迁安市| 昭通市| 太谷县| 仪征市| 迁安市| 湖州市| 苍山县| 永善县| 定兴县| 兴安盟| 抚州市| 南召县| 东海县| 邢台市| 星座| 礼泉县| 芜湖市| 五原县| 新营市| 武安市| 桂东县| 林西县| 阳江市| 乳源| 黄龙县| 浮山县| 赣州市| 铜鼓县| 南召县| 南昌县| 桐柏县| 张家港市| 徐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