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黄网av在线,国产精品第2页,国产成人精品国内自产拍免费看

首頁  ?  教育  ?  教育資訊

為何關注校園遺產(看·世界遺產)

2024-03-21 08:38: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2年夏季,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師生以“文化遺產視角下的廈門”為主題,分別對該校歷史建筑群和廈門的“環島路”“中山路”“第八菜市場”進行了遺產價值要素提取實踐;同時,也依照遺產傳播的特點規劃了體驗產品。圖為中山路實踐小組在現場展示她們的“遺產小道”規劃成果。

  世界遺產具有天然的“共同”屬性。當今,世界遺產以傳承、創新助力遺產地社會進步,更成為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促進文明交流互鑒、保持可持續發展“韌性”的動力與途徑。

  于是,遺產信息需要“觸及”的視野、范圍和“距離”也在不斷交織延伸,這也重新定義了遺產傳播的空間,促使我們在尋找路徑、判斷效果、提升社會影響力時,關注利益相關者應用遺產資源的特點與共性。

  自2009年開始,我在廈門大學暑期課程中講述《文化遺產傳播》,寄望年輕一代以“世界遺產”視角去鳥瞰信息的“流動”與空間構成,辨析“生長”中的未來遺產并尋找價值闡釋的評估方法。課堂上,沒有誰來自于文化遺產專業領域,許多人甚至第一次靜心思考這些名詞。

  那廈大有文化遺產嗎?

  “我們只有嘉庚建筑!”這是所有參與者的第一反應。

  文物與文化遺產既有區別,也存在遞進演化關聯。2006年,與“鼓浪嶼近代建筑群”一起,“集美學村和廈門大學早期建筑”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多年后,“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嘉庚建筑”也進入首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名錄。

  但是,公眾關注文化和自然遺產的視角范圍,遠遠超出了遺產專家眼中的“社區”和遺產地。遺產價值闡釋的功能、方法,也對以往的科普、展陳、宣傳范式提出了新挑戰。基于廈大校園,同學們嘗試以“傳播”重構對遺產的理解:聲音、美味如何成為新的闡釋介質?廈大和鼓浪嶼周邊的環島路、第八菜市場具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價值要素?這項課程一直延續到今天。走上工作崗位后,許多同學依然在自身的工作、生活環境中,關注可持續發展中的青年、“人與生物圈”中的公共參與、大運河上的體驗線路、泉州中山路的百年變遷,還有“北京中軸線的鐘樓鐘聲是如何復原的”。

  2023年12月,“北京大學燕南園”歷史地段景觀保護與展示項目獲評2023年亞太文化遺產保護優秀獎。師生們并未簡單地將其理解為一項“施工”,而是在實施中凸顯“人”的融入,吸引利益相關者共同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評審專家高度贊揚了這一實踐激勵了師生、校友等社區成員重視集體記憶并以此有效保護了校園建筑。

  我們為何不約而同地關注校園遺產?

  在文化、自然遺產逐步成為社會生產資源過程中,“參與”從來不是保護的衍生或“副產品”,而是貫穿于遺產生命的始終,是遺產傳播空間內的重要組成。有效的社會參與途徑,應符合遺產傳播“真實性、實踐性、公共性”的特點與規律。“真實性”源于遺產價值和信息表達的雙重要求;“實踐性”強調參與途徑能夠好用、持續并通用;相比之下,實現“公共性”,更像是多方合作方能開啟的一道“硬核”——世界遺產為我們日常生活提供的最動人之處,不是疊加重復了文物古跡、風景名勝的闡釋、教育、欣賞、陶冶功效,而是更著眼于“全人類共同”視野和責任,弱化只為當下、局部和自我的訴求,以此豐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凝聚社會共識,滋養個體、群體和團體的參與愿望與自豪感,從而在更大空間內,具備參與文明互鑒、推動共同尊敬自然、尊重多元文化的能力。

  活態、活潑的校園遺產環境,更易于溝通校園社區,聚集不同領域的資源,激發師生的傳授、參與熱情;在此過程中,也能更準確地觀察傳播如何影響了“人”的社會需求與精神健康。此時的校園遺產,就成為實踐和塑造利益相關者具備“真實性、實踐性、公共性”本領的“近水樓臺”。

  • 相關閱讀
  • 全國教育辟謠平臺正式上線

    人民網北京3月21日電 (記者郝孟佳)記者21日從教育部獲悉,全國教育辟謠平臺當日正式上線。 據介紹,該平臺是教育領域發現謠言、查證謠言、澄清謠言的權威渠道,將依托全國網絡辟謠聯動機制,與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

    時間:03-21
  • 教育部舉行學生司“中央和國家機關創建模范機關先進單位”揭牌儀式暨座談交流會

    人民網北京3月21日電 (記者李依環)近日,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印發文件,學生司獲評“中央和國家機關創建模范機關先進單位”稱號,基教司保留“中央和國家機關創建模范機關標兵單位”稱號。日前,教育部舉行學生司“...

    時間:03-21
  • 中國學生體育聯合會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

    人民網北京3月21日電 (記者郝孟佳)據教育部網站消息,中國學生體育聯合會(簡稱中國學體聯)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20日在北京召開。 會議指出,中國中學生體育協會和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成立50年以來,大力發展全國性...

    時間:03-21
  • 大中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春季專場活動啟動

    本報北京3月20日電(邱超奕、石君汝)為強化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服務,20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啟動“職引未來——2024年大中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春季專場活動”,活動將持續至5月31日。 據悉,20日當天已...

    時間:03-21
  • “教孩子們學會科學方法,感悟科學精神”

    前不久,在北京市西城區西什庫小學的開學典禮上,來自北京青少年科技俱樂部的6位科學家給學生們的信件被一一展示;大屏幕上,中國科學院院士王乃彥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回憶了自己60多年的科學研究工作,鼓勵同學們...

    時間:03-21
  • 給城市內澇“把脈開方”(科創正青春)

      侯精明(左一)與研究生討論VR城市洪澇逃生體驗的演示情況。  暴雨突至,時常給不少城市帶來內澇風險。治理內澇、提升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既是事關民眾財產安全的民生工程,也是事關建設宜居、韌性城市的發展工...

    時間:03-21
  • 人工智能法律治理前瞻研討會在京舉行

      本報電(立風)“AI善治論壇——人工智能法律治理前瞻”專題研討會近日在北京舉行。與會嘉賓共同探討如何更好引導和規范人工智能發展,并就相關法律建設進行了交流討論。  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數據法治研究院...

    時間:03-21
  • 校園遺產保護的實踐

      周 玨繪  周玨畢業于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是一名職業插畫師,曾經參加過導師張劍葳副教授組織的燕園文物數字化工作坊。她用畫作描述了師生參與燕南園歷史地段景觀保護與展示項目的情景。“燕園曾是我學習生活...

    時間:03-21
  • 科研人員在大別山區發現植物新物種

      據新華社電(記者侯文坤)據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消息,我國科研人員在大別山區開展植物多樣性科學考察時,發現了天門冬科天門冬屬新物種,并將其命名為大別山天門冬。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知名植物分類學...

    時間:03-21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瓮安县| 屏山县| 寻乌县| 深泽县| 屯昌县| 保定市| 临沧市| 佛山市| 海淀区| 宣武区| 二手房| 九江县| 石家庄市| 盱眙县| 三亚市| 高密市| 徐汇区| 东平县| 怀安县| 那曲县| 平昌县| 玉溪市| 六枝特区| 高邑县| 余江县| 仁怀市| 龙江县| 长沙市| 安国市| 阿拉善左旗| 东莞市| 镇江市| 新泰市| 拉萨市| 克拉玛依市| 获嘉县| 宿松县| 华容县| 嘉兴市| 敖汉旗| 靖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