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黄网av在线,国产精品第2页,国产成人精品国内自产拍免费看

首頁  ?  教育  ?  校園

高伯龍:以實驗室為家的“背心院士”

2024-08-08 08:22:00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以實驗室為家的“背心院士”

激光陀螺,是自主導航系統的核心部件,被譽為現代高精度武器的“火眼金睛”。1971年,當錢學森將兩張寫著激光陀螺大致原理的紙交給國防科技大學時,中國在該研究上已兩次受挫。要依據紙上描述造出實物,難度可想而知。這兩張紙也被學界稱為錢學森“密碼”。

破解“密碼”的人就是國防科技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高伯龍。正是他,使我國成為全世界第四個能獨立研制激光陀螺的國家。

進入激光陀螺領域時,高伯龍已近知天命之年。他將自己全部的熱情與精力投入到激光陀螺的研制中,在實驗室工作的時間幾乎每天都在10個小時以上。研制工作最艱難的時期,他每天待在實驗室甚至超過15個小時,完全把實驗室當成了自己的第二個家。

由于激光器檢測要求嚴格,實驗要保證在密閉的條件下進行,因此實驗室就像一個大悶罐。團隊成員李曉紅回憶:“那時候條件很差,夏天沒有空調,高院士經常穿個背心,汗流浹背地埋頭工作。”

后來,他80多歲高齡時穿著背心,端坐在電腦前工作的場景被鏡頭拍下,“背心院士”之名不脛而走。

那些年,高伯龍幾乎每個春節也都是在實驗室里度過的。

1996年大年初一,一位校領導到各實驗室巡訪。當推開激光教研室的門時,眼前的情景讓他大感意外。只見高伯龍坐在儀器旁專心致志地忙碌著,連開門聲都沒有聽到。領導心有感觸地說:“老高啊,你一年都沒離開實驗室,大年初一也該跟家人在一起團圓啦!”高伯龍笑著答:“這點數據測完了就回去。”

2008年初,一場罕見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襲擊長沙,電力供應極其緊張,實驗室只有晚上有電。當時校園里積雪很深,80歲高齡的高伯龍穿著解放鞋小心翼翼地走著,堅持每晚到實驗室觀察數據、指導實驗,而且總要工作到清晨停電后,才步履蹣跚地回家。一次,他在實驗室連續做了十幾個小時實驗,回到家腳腫得連襪子都脫不下來。老伴看了心疼得眼淚在眼眶里打轉:“你都啥歲數了,咋就不知道悠著點干。”他卻淡然一笑:“我們起步已經晚了,如果現在不抓緊,啥時能趕上?”

40余載癡心不改,高伯龍終于令我國海、陸、空、天各式裝備有了“火眼金睛”!

人物簡介 高伯龍,中國激光陀螺奠基人,1928年6月出生,2017年12月逝世。高伯龍1951年畢業于清華大學,1997年11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他率領團隊在激光陀螺研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為導彈潛艇等大國重器安上了自主導航的“中國芯”,成果先后獲得國家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軍隊首屆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等多項獎勵;2次榮立二等功、1次榮立三等功。

(記者 張 強 通訊員 張照星)

  • 相關閱讀
  • “太極-Ⅱ”光芯片首次實現大規模光訓練

    原標題:“太極-Ⅱ”光芯片首次實現大規模光訓練記者7日從清華大學獲悉,該校電子系方璐教授課題組與自動化系戴瓊海教授課題組在智能光芯片領域取得重大進展。他們首創全前向智能光計算訓練架構,研制出...

    時間:08-08
  • 《中國應急教育與校園安全發展報告(2024)》發布

    人民網北京8月7日電 日前,第十屆全國“社會風險與校園安全”研討會在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舉行。會上,中國應急管理學會校園安全專業委員會主任、南華大學黨委書記高山現場發布《中國應急教育與校園安全發...

    時間:08-07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棱县| 蒙山县| 咸宁市| 长海县| 合江县| 保德县| 辽阳县| 喀喇沁旗| 巴林右旗| 新和县| 屏东县| 新津县| 河东区| 宜丰县| 乌兰县| 九龙城区| 广德县| 宜章县| 大英县| 德钦县| 乐都县| 庄浪县| 师宗县| 高密市| 和顺县| 新巴尔虎右旗| 象州县| 盐城市| 大厂| 修武县| 靖宇县| 惠来县| 富宁县| 林甸县| 泌阳县| 伊川县| 秭归县| 宜都市| 东兰县| 荥阳市| 崇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