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至12月5日,雙語學校舉行了語文學科“同課異構”的高效課堂研討課活動。活動按照“同課異構課例展示——互動評課——總結反思” 三個環節進行。三位語文教師以同一篇課文《記承天寺夜游》為教學內容,各自從不同的角度對此篇文章進行個性化的解讀。八(九)班語文老師張軍印凸顯了新的語文教學觀: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如何引導學生展示等實質性的可以借鑒的東西,讓全校聽課老師領略了南通市骨干教師的風采;八(六)班語文老師冀勝敏課堂的巧妙點撥,輕松自如,讓聽課老師感受到了課堂的“文味”、“情味”;八(七)班語文老師張亞紅針對課文中的重點字詞,積極引導學生理解簡單文字背后蘊藏的深層含義,感受作者復雜的思想感情,培養了學生綜合鑒賞能力。三位教師的課堂杜絕了浮華空泛,踐行求真務實;杜絕了教師一言堂現象,追求師生互動探究;杜絕了生硬灌輸方式,追求師生合作,產生思維碰撞。活動過程中每個環節都不乏精彩,課例展示環節中各具特色的教學策略、迥異的教學風格拓寬了教師的教學思路。
教研組互動評課環節中對教材處理、教法選擇、師生互動、組織形式、語言的邏輯性與嚴謹性等方面進行的討論,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三位老師總結反思環節中匯集的經驗與不足為今后的教學提供了借鑒。最值得稱道的是課例展示過程中學生們積極的思維、踴躍的發言、與同伴密切的合作、與老師順暢的交流,給全體聽課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佐證了課改為課堂帶來的變化。
本次“同課異構”教學活動的開展為語文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為教師專業發展、展示教學特色提供了平臺,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打造高效課堂提供了載體。同時也對教師深入理解教材、改變教學方式、形成自己獨有的教學風格提出了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