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6日,上海師范大學、嘉善縣人民政府、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辦學項目──“上海師范大學附屬嘉善實驗學校”在嘉善高鐵新城舉行了盛大的合作簽約儀式。上海師范大學校長朱自強、嘉興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柴永強、中共嘉善縣委書記許晴、嘉善縣人民政府縣長祁海龍、華夏幸福城市發展集團總裁劉丹等相關領導共同出席了儀式,并在現場完成了簽約。
上海師范大學附屬嘉善實驗學校是一所集小學、初中、高中為一體的十二年一貫制學校,
占地約168畝,建筑面積8.9萬㎡,規劃建成36班小學、18班初中、12班高中。未來上海師范大學附屬嘉善實驗學校將引入上海師范大學先進的辦學理念、優秀的課程管理以及雄厚的師資力量,在嘉善高鐵新城打造一所具有國際視野的標桿性學校。
此次上海師范大學附屬嘉善實驗學校的落戶,也標志著嘉善高鐵新城在為創新創業人才提供服務保障方面邁出了一大步。
得天獨厚,上海人才創業樂園
2015年,李克強總理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從國家到地方層面出臺了各種政策對創新創業進行支持。嘉善高鐵新城秉承 “全球創新城市”這一宏偉愿景,為響應克強總理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加強創新意識,于2015年12月,在嘉善幸福基業教育投資有限公司與上海師范大學雙方的宣傳推動下,征集嘉善高鐵新城創意設計大賽(城市小品類)的方案,短短一個月時間,共收獲了三百五十多件設計作品。本次儀式上還對獲獎選手進行了頒獎。
在這個全民創業的大時代,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上海集聚了大量創新創業人才。然而,上海的寸土寸金又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這方資源最大程度集聚的土地匯聚了全國的創新創業人才;另一方面,各種成本的高昂又成了制約創新創業人才的枷鎖。因此,嘉善高鐵新城在產業規劃上借勢上海全球科技創新中心戰略,承接上海產業輸出,吸納科技成果轉化,與上海協同發展。又憑借“20分鐘到虹橋”的極佳交通優勢、綠色生態的生活空間,成為了吸引諸多創新人才首選的“上海人才創業樂園”。
從區位優勢來說,嘉善位于江、浙、滬兩省一市交匯處,是長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區域,嘉善高鐵新城有“接軌上海第一站”之稱,距上海僅70公里,高鐵僅需20分鐘。嘉善高鐵新城緊鄰高鐵嘉善南站,作為上海南大門的門戶作用明顯。城市發展主軸嘉善大道貫穿南北,連接嘉善縣主城區。東側“上海人才創業園”是高鐵新城的產業核心,西側的文旅項目“新西塘水街”則形成城市的魅力核心。
從政策方面來說,2013年國家發改委就批復了《浙江省嘉善縣域科學發展示范點建設方案》,嘉善成為全國首個“縣域科學示范點”,也為上海創新人才在嘉善高鐵新城創業提供了優渥的政策保障。
軟硬兼備,嘉善高鐵新城為創新創業人才排憂解難
特斯拉創始人Elon Musk說過:創業成功是一場九死一生的堅持。創業的路上總是充滿了坎坷與彷徨,尤其是對于在異地創業的創新人才來說,讓夢想照進現實,絕不只是說說那么簡單。
全球領先的產業新城運營商──華夏幸福在嘉善高鐵新城的打造中,在硬件和軟件兩方面雙管齊下,為上海創新人才創業提供了最完善的服務、資源保障。
硬件上,嘉善高鐵新城通過對產業、醫療、教育、居住、旅游等整體規劃建設的完善,提升環境品質和服務功能,增加生活、商業、商務等配套,為高端企業和人才導入創造條件。并積極對接來自上海乃至全國各地的優質人才,與導入產業形成互動,賦予城市鮮活的生命力。
以教育問題為例,對于嘉善高鐵新城來說,人才引入后更多的則是要解決他們的生活問題和子女的教育問題,只有后顧無憂,才能扎根。此次上海師范大學附屬嘉善實驗學校的落地正是華夏幸福為來此扎根的創新人才所提供的優質教育保障。
軟件上,華夏幸福憑借兩大武器:科技創新驅動與資本驅動,為創新人才創業保駕護航。在科技創新方面,華夏幸福建立了自己的孵化器運營管理和科技創業企業培育的專業機構──太庫,并且還投資了全國領先的O2O園區運營服務商──火炬孵化。太庫和火炬孵化共同為創業者項目后期商業模式的發展提供了創新基礎。
除此之外,華夏幸福還與嘉善縣人民政府共同建立了全流程產業服務平臺──嘉善縣人才創業服務中心。平臺將包括八大塊內容:空間、金融、科技、政策、人才、培訓、社交與移動辦公。憑借這個全流程產業服務平臺,將嘉善高鐵新城整體的園區生態體系建立起來,為創新人才提供一站式的創業服務。
上海師范大學與華夏幸福的合作僅僅是嘉善高鐵新城產學研一體化的開始,以“全球創新城市、宜游魅力水鄉”為愿景的嘉善高鐵新城,將在華夏幸福的推動下加速實現以產興城、產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