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職業技術學院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市關于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精準幫扶工作各項要求,聚焦重點難點,精準施策幫扶,確保了家庭經濟貧困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和實現充分就業。
——信息精準互通共享。商洛職院主動協調,建立了市、院、系“三級”扶貧幫扶對象信息共享平臺,為開展貧困家庭大學生精準扶貧、精準施策奠定了基礎。一是市扶貧局與各縣區聯動,為商洛籍貧困家庭子女建檔立卡、為移民搬遷戶子女建立準確的信息庫。二是學院資助中心依托國家獎助“暖心工程”的實施,建立家庭貧困大學生資助臺賬。三是發揮輔導員(班主任)管理服務功能,通過談心談話、日常關懷,及時了解每位家庭貧困大學生的家庭人員、經濟收入、在校生活等基本情況以及畢業求職需求信息并逐層上報,形成信息完善動態機制,實現各級信息同步共享,貧困學生第一手信息掌握及時準確,為扎實做好家庭貧困大學生精準幫扶工作奠定了基礎。
——幫扶措施多點開花。一是實施貧困資助。商洛職院除對商洛籍家庭貧困大學生實行“兩免一補”政策外,還利用國家獎助學金、生源地貸款、校內貧困生資助、畢業生一次性求職補貼等措施,對全體在校家庭貧困大學生實施學業和就業資助幫扶。二是實施大學生“雙創”計劃。出臺《商洛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資助資金管理辦法》(商職院辦發〔2016〕11號),設立了3個100萬元資助項目,用于大學生校內、外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創新創業項目無償資助、為創業者提供無息借款和向創業項目直接投資等。在校園內建立了“京東派”及“咖吧+書吧”創業孵化示范基地;與陜西森弗天然制品有限公司簽約,在商州區電子商務產業孵化基地建立了校外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推動大學生創業,貧困生參與創業率86.6%。三是爭取社會資助。主動聯系社會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借助全社會的力量幫助困難學生,目前已有20余名學生在愛心企業和個人的幫扶下完成了學業。四是開通“實習就業直通車”。與重慶德克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浙江寧波吉利汽車集團、江蘇瑞聲集團、北京陽光愛蕾教育集團、深圳大唐明升等近百家知名企業和單位簽訂校企合作協議,通過“校企合作”“訂單培養”“工學結合”“工學交替”“頂崗實習”“實習就業直通車”等模式,優先考慮家庭經濟貧困大學生到合適崗位鍛煉并實現就業。五是實施技能素質培訓計劃。積極開展鄉村醫師、村文書人員培訓、開展寧商(南京、商洛)教育扶貧對口支援項目等多種形式,幫扶家庭經濟貧困大學生多渠道就業。六是開辟校內勤工助學崗位。利用校內資源,為家庭經濟貧困大學生提供勤工助學崗位,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報酬,減輕家庭負擔,增強生活自信,在校園里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幫扶就業專業指導。商洛職院堅持把家庭經濟貧困大學生就業指導作為幫扶重要環節,確保貧困學生優質就業,實現家庭脫貧。做到 “一生一檔”“一生一卡” “一生一策”,全院80多名副科級以上黨員干部作為各級責任人,對應2017年屆149名家庭困難畢業生填寫了《幫扶聯系卡》,及時了解幫扶對象就業意愿、入職動態和自主創業情況,落實幫扶責任,制定幫扶措施,確保每一名幫扶對象6月底順利實現就業。在就業服務上突出“專業化”,結合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群體的特點,就業職能部門幫助他們分階段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就業形勢、職場禮儀、就業技巧等方面的專題輔導,引導其樹立良好的就業心態,增強就業信心,理性面對就業市場、更新就業觀念、調整就業期望、提高就業成功率。特別是積極引導其到基層建功立業,通過講座、心理咨詢、就業輔導等形式,切實做好家庭困難畢業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幫助其做好各種求職狀況應對。同時,學院就業網站招聘信息平臺有針對性地為困難畢業生及時提供各用人單位招聘信息,將家庭困難畢業生優先向工作條件好,待遇優厚的單位推薦。
(文/馬猛 張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