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重慶10月15日電 10月12日,重慶大學舉行服務重慶“三大攻堅戰”和“八項行動計劃”工作推進暨90周年校慶年啟動大會。現場,重慶大學正式揭牌重慶大學大數據與軟件學院、微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和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更重要的是,在90周年校慶之際,重慶大學將重點開展5大方面17項重點工作,定下了一個個“小目標”。
小目標1:向重慶輸送3000-5000名智能信息領域高端人才
據悉,自作出服務“三大攻堅戰”和“八項行動計劃”部署以來,重慶大學調整學科規劃,完善信息類學科專業布局。通過整合相關資源,2018年7月,重慶大學在原軟件學院基礎上成立了大數據與軟件學院,在原通信工程學院基礎上成立了微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
其目標是,到2020年,向重慶全市輸送3000-5000名智能信息領域亟需的高端專業人才。
小目標2:建重慶科技創新中心
據了解,重慶大學將依托重點實驗室、重點研究基地和平臺、前沿交叉學科研究院所,聚焦重慶重點產業,構建多類型、多層次創新體系。在重慶大學建設重慶科技創新中心,推動重慶電子信息、智能制造、智能汽車、文創服務等特色產業發展。
小目標3:搞好量子科學、納米科技、航天航空科技研究
重慶大學將建設世界首臺8字形交叉大型光源和超瞬態電子顯微集群,建設重慶首個大科學裝置超瞬態物質科學實驗裝置,實現用硬X射線和瞬態高能電子結合,從微米到米量級跨尺度物質材料解析的能力,推動先進材料科學、量子科學、生命科學、納米科技、航天航空科技等基礎前沿科技發展。
小目標4:打造太空太陽能電站等創新平臺
重慶大學將匯聚國內優勢資源,推進無線能量傳輸與環境安全科學設施大科學工程項目落地,促進無線能量傳輸技術革新。
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共建重慶市空間技術軍民融合研究院,重點打造復雜系統與安全控制、微納系統與器件、太空太陽能電站等創新平臺,爭取承擔一批國家重大任務和工程的實施。
小目標5:建國際校區 培養國際化人才
重慶大學將加強與世界一流大學和研究機構開展中外合作辦學,引進國(境)外優質教育資源,完善國際化的人才培養體系。
同時,與九龍坡區合作共建重慶大學國際校區,匯聚國際教育創新資源,實現師生集中學習,資源集中調配,學科集中發展,培養大批具有國際視野, 通曉國際規則, 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
到2020年,基本完成重慶大學國際校區建設,首批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入駐。(陳琦 游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