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遺產論壇現場圖
人民網北京11月29日電 近日,北京冬奧遺產論壇暨“2022年北京冬奧會文獻遺產的保護與傳承”課題開題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北京(人文奧運)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體育部聯合主辦,是“北京周期冰雪之約——2018北京冬奧冰雪運動文化節”系列活動之一。
會上,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杜鵬作了題為“北京冬殘奧會對殘疾人事業總體影響研究”的報告,他認為,殘疾人運動在整個體育運動里面,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應從殘疾人觀念、公共服務能力建設、無障礙環境建設和殘疾人冬季冰雪運動等四個方面構建冬殘奧會對殘疾人總體影響的評價指標體系;殘疾人運動員在賽場內外展現出自強不息、樂觀進取的精神風貌與生活態度,不僅使世人感受到個體的尊嚴、人生的價值、奮進的力量,而且還能喚起民眾對這一特殊群體的關注。
中國人民大學原常務副校長、北京市人文北京研究基地主任馮惠玲教授指出,這次論壇的主題是冬奧遺產,遺產是當代奧林匹克運動當中最為重要的議題之一。繼承保護和利用好冬奧遺產,不僅可以為祖國提供更多寶貴、豐富的文化資源,而且也能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的可持續發展做出我們獨特的貢獻。因此,對奧運遺產的研究和管理需要有開闊的視角、周全的規劃和強有力的措施,不僅需要兼顧當下和未來、兼顧中國和世界,還需要兼顧保護和利用。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研究基地工作處處長劉軍認為,人文北京研究基地成立14年以來,聚焦北京歷史文化資源的傳播和建設,立足人文北京和人文奧運這個主題,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服務決策等方面產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力。目前,北京按照四個中心的功能定位,正在加強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人文北京研究基地應該是大有可為。
“期待與大家在北京建設典范“雙奧城市”、推動國際奧林匹克運動的可持續發展等領域加強合作”,北京奧運會城市發展促進會辦公室副主任李井宏說。中國人民大科研處副處長關曉斌表示,相信在強大的研究團隊、技術手段等各方支持下,遺產保護工作在理論研究和實際工作上一定能夠進展順利。(陳英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