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參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的幾位香港理工大學教授合影。新華社記者 吳曉初攝
據新華社香港電 (記者張雅詩)香港理工大學的科研人員1月14日向媒體介紹,香港理大是唯一一所參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的香港院校,研發了隨嫦娥四號落月的“相機指向系統”,還為其候選著陸區創建了地形模型。
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由香港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講座教授(精密工程)兼副系主任容啟亮帶領的團隊,攜手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為嫦娥四號開發的“相機指向系統”,能協助拍攝月球圖像,并幫助控制中心指揮月球車的活動。
“相機指向系統”從研究到制造均在理大進行,兩年多的時間內團隊克服了多項挑戰,包括抵御月球低溫、具備防震能力和抵抗沖擊等,系統設計十分精密。
另外,理大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副教授吳波自2016年起率領團隊為嫦娥四號著陸區的地形及地貌特征進行分析研究。他們獲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資助,收集大量的月球遙感數據,為兩個候選著陸區創建了高精確度和高解像度的地形模型,其中一個著陸區正是嫦娥四號的登陸地點,即位處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
理大副校長衛炳江表示,“相機指向系統”由教授團隊進行設計,并交由理大工業中心將沉重的鋁材制作成輕巧的設備,說明香港有先進制造技術的能力。他說,未來理大將繼續結合校內不同研究團隊的實力,積極回應國家需要,參與國家航天項目。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1月16日 第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