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麗明
全國人大代表
山東大學校長
對高等教育來說,除了教育本身,還要重視社會服務。高校要培養出優秀的學生,以科技創新、人才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引領和支撐,要服務國家、地方經濟和發展戰略。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拓展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建設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提供有力支撐。
作為“雙一流”建設高校,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責無旁貸,要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圍繞關鍵領域自主創新,力爭在“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
近年來,山東大學充分發揮學科優勢,聚焦科技創新,在先進材料、智能制造、信息產業、健康產業等多個領域發揮支撐和引領作用,越來越多的科研項目走出校門、落地山東。2018年,千萬元級成果轉化4項,轉化經費近1億元,全部在山東省內轉化落地。堅持“全球視野、國際標準、山大特色”,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個性化、精準化、訂單式服務。
創新發展不僅需要科技創新,也需要創新型人才。大學是人才薈萃之地,是培育人才的搖籃,大學的根本功能就是依托現有的人才去造就未來的人才。為適應新舊動能轉換對各類創新人才的需求,營造引領性、開放式、生態型的育人環境,山東大學加大海外引才力度,創新引才模式,拓展海外引才平臺,先后在美國、加拿大、德國、英國等國家設立8個海外人才工作站。
未來,我們要加快提升原始創新和成果轉化能力,著力打造立足山東、服務全國發展的“山大系”品牌,努力增加高質量科技供給和人才供給。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3月08日 第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