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鎮安縣第二中學校長田甲佩
楊遠彥
當教師,他方法靈活,勤于研究,努力做學生喜歡的老師,針對教學實際因材施教,教學成績顯著;當校長,他有先進的管理理念、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為人師表,率先垂范,在教育這塊沃土上播撒希望,收獲幸福。從普通教師到教導主任、副校長、校長,他在每一個崗位上都有著豐富的經驗,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辦學思想和教育風格。他就是陜西省德育工作先進個人、省教育系統“五五”普法先進個人、市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質量突出貢獻專家等榮譽獲得者——鎮安縣第二中學校長田甲佩。
8月12日,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筆者通過提前聯系,來到鎮安縣第二中學,采訪了田校長。
走進鎮安縣第二中學,“一切為了學生的最佳發展”的“校長寄語”映入眼簾。教學樓、實驗樓、公寓樓、運動區錯落有致,處處洋溢著時代氣息;教室內、操場旁,勵志警句醒目陳列,名人畫像順次成廊,催人奮進;花園里,繁花似錦,林木蓊郁,松柏常綠,噴泉溢彩,涼亭藤架相映成趣,是學生健康成長與快樂學習的樂園。
以德立身 爭當教書育人楷模
1992年,田甲佩參加教育工作,被分配到鎮安縣的關坪河中學任教,那里交通不便,山大溝深,信息閉塞。面對艱苦的環境,他從不怨天尤人,而是心懷感恩。父親說:“農家孩子通過努力考取一份工作不容易,教學中要多關心農村孩子。”從此,他時刻提醒自己,要扎根農村三尺講臺,做一名讓孩子滿意、家長信任的教師。正是有著這樣的信念,在這個高寒偏僻的農村中學,他一干就是10年。每天晚上,其他教師都休息了,他還在辦公室批閱作業,認真研讀教材,細致備好第二天的課。在他長期的默默耕耘、辛勤付出下,所帶班級的學習成績在全縣名列前茅,也讓他從一名普通教師成長為一名教育管理者。走上學校管理崗位后,他白天上課,處理各項事務,晚上對當天的工作進行總結,每月定期召開一次教育質量總結會。因為工作出色,他多次在縣內外交流辦學經驗,讓一個藏在大山深處少有人知的農村中學一躍成為全縣基層學校的典范。
輝煌的成績來源于勤奮和努力。2002年10月,田甲佩被調到受到連續黃牌警告的西口中學任校長。赴任后,他以務實謙和的工作作風、雷厲風行的處事風格,在師生中樹立起了一面以德為先的鏡子,這種精神似一股清風吹進校園,讓學校充滿了正能量。在學校管理上,他制定了嚴格的規章制度,推行獎優罰劣的獎懲辦法,經過3年努力,一舉扭轉教育工作被動的局面,學校躋身于“商洛市示范初級中學”行列,成為全縣基礎教育的一面旗幟。
因為付出心血,所以碩果累累。2007年7月,鎮安縣教育局把他調到局機關擔任普教股股長,負責全縣中小學教育教學業務指導工作。在局領導直接領導下,他多次帶領教研員深入基層學校調研,到農村小學聽課、走訪,觀察一日教學情況,與教研員研究制定全縣教學常規管理制度,創新教學思路,當好局領導助手,促使全縣教育質量穩步提升,工作深得局領導、同事的信任。
不安于現狀的他,2012年經過全縣事業單位科級領導公開競聘,被選拔擔任鎮安縣第二中學校長。
上任后,他本著“一切 為了學生的最佳發展”理念,堅持“以德育人,管理育人”治校策略,修訂了適合學校發展的一系列制度,科學管理,穩步實施。在他的帶動下,學校班子成員恪守職責,教師愛崗敬業,全校形成了團結一心比奉獻、凝心聚力謀發展的良好氛圍,各項工作走上了快車道。在他任職期內,學校連續9年被市教育局、縣委、縣政府評為“提高教育質量先進集體”,先后被省教育廳評為“藝術教育示范學校”“實施素質教育優秀學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校園”和“綠色文明單位”等稱號。
弘德尚學 打造優秀教師團隊
作為一名教育管理者,田甲佩十分注重教師培養工作,他常說:“教師的發展就是學校的發展。”在工作中,他堅持抓師德培養,帶頭作師德報告,注重師德師風引領。他組織編印師德師風學習教育手冊,與教師簽訂《師德承諾書》,規范強化師德師風教育,堅持每學期評選表彰一次“德育先進個人”“道德模范”和“師德標兵”。
讓教師快樂成長,幸福工作,是田甲佩的座右銘。教師在業務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他就進行獎勵,讓教師時刻體會到成功和成長的快樂。每學期在教師中開展優秀教師、優秀年級組長、優秀班主任及先進教育工作者等各類模范的評選活動。學校設立了“校長特別提名獎”,表彰獎勵在某些方面表現特別突出的教師,多層次多角度實施激勵教育。
為了教學工作扎實開展,田甲佩逐漸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在學校管理中,他采取“條塊結合,分工協作”的教學管理模式,將各處室工作貫穿到教育教學全過程中,把三個年級分為三大塊,由學校分管領導負責抓好教學工作,形成相互協作、取長補短、全校一盤棋的管理辦法;教務處抓好常規管理工作,精細教學過程管理,每學期進行期中教學工作大檢查,開學、期末教學工作抽查,每日規范程序化的檢查,維護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定期召開學生代表座談會、教學檢查反饋會等,提醒教師不斷改進、完善管理方法。在教育研究上,他十分重視規范教研組活動,使教研組活動課題化、經常化;實施教師研討課教學交流制度和隨堂聽課制度,每學期都要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優秀教師觀摩課、青年教師示范課、新上崗教師匯報課,每學年舉行兩次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技能比賽“大練兵”活動,極大地提升了教師的業務能力。
在重視教師專業成長的同時,田甲佩還特別關心每一位教師,教師生活中有了困難,他總是熱情關懷,積極幫助,教師患病住院,他總會前去探望。他重視教師的身心健康,經常請專家來校作教師心理健康專題報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為全體師生及家長作《疫情時期的積極心理調適》專題報告,給學生作《不負春光,不負韶華》開學第一課報告,引導師生克服不良情緒的影響,走出困境。為了活躍教師業余生活,學校還成立了教師舞蹈隊、管樂隊、男女籃球隊、羽毛球隊等,通過開展各項文體活動,為師生創造良好的環境,促進他們健康成長、快樂工作。
在田甲佩的帶領下,近年來鎮安縣第二中學教師教育科研成果頗豐,3名教師獲得省級教學能手稱號,涌現出市級教學名師2人、市級教學能手4人,縣級教學標兵6人、縣級教學能手21人。其中2名教師被納入商洛市名師、骨干教師庫,1名教師成立了教學能手工作站。
在教學管理中,學校組織中青年教師“幫、傳、帶”活動,促進教師互動成長。近年來,學校開發了英語口語、美術教育、心理健康、縣域地理、書法等校本課程,并配有專職教師進行教學。學校先后聘請了15名外籍教師來校擔任英語口語教學,組織骨干教師編寫的《高中(初中)英語口語教材》《弟子規圖說》《鎮安民間藝術》《鎮安地理》《外教在二中》等校本教材,已經在全縣范圍內推廣。加強課題研究,每學年開展“一人一文一題”活動,激發全校教師人人有課題,個個搞研究。目前,全校已有15個縣級課題、14個市級課題、8個省級課題、1個國家級課題結題,還有20多個小課題正在研究之中。省級課題《朝陽文化的應用與實踐研究》《農村英語口語教材的研究》分別獲得一、二等獎,每年都有近30名教師的論文在市級以上教育刊物上發表。這一系列研修活動,開闊了教師的視野,增強了教師互研、互學、互助的意識,發揮了每個教師的特長和優勢,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成長,為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師資基礎。
立德樹人 全面發展素質教育
田甲佩說:“立德樹人是學校教育的立身之本。”正是基于這一理念,他挖掘傳統文化精髓,精選優秀傳統文化經典,組織專門人員編印《德育教材》,積極開展“讀經典、學國學、講傳統、揚美德”活動,讓傳統中華美德教育在學生心靈落地生根。學校堅持每年評選表彰“美德少年”“文明小孝星”活動。
教育教學質量自始至終是鎮安二中的生命線,而完備的課程體系則是讓這條生命線保持活力的動脈。學校按照國家課程標準,開足開齊體音美課程,汲取現代教育中的一切優秀成果,構建以“基礎學科課程、綜合實踐課程和個性特長課程”為內容的課程體系,致力于培養學生健全體魄、健康心理、良好品格、堅實學力,讓學生能夠成人(有德)、成才(專長)、成功(多元)。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一項特長,形成“一級一品(一個年級養成一種習慣)”的成長格局。學校定期開展演講賽、辯論賽,舉辦藝術節、家長開放日等活動,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挖掘學生潛能。
“雙軌并進,多元發展,強化特長,鑄造品牌”是鎮安二中的辦學理念。鎮安二中屬城鄉交接之地,生源質量較差,學校結合校情,在文化課上下功夫,藝術特色上做文章,讓每一個進入學校的學子都學有所長,學有所得。學校以美術、音樂、體育為藝術特色教育的主渠道,同時還有播音與主持、空乘等多個專業,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以初一培養興趣、初二發展特長、初三形成優勢的思路,以特長訓練為形式,創造性地加強特色教育。
“每次校園開放活動,我們都學到了新的知識,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八年級學生謝夢菲說。
“我校踐行養成教育,把養成教育當成一種理念,成為一種風氣,變成一種習慣。田校長是這樣倡導的,更是這樣踐行的。只要他在學校,都是走進班級找貧困學生談心,與教師一起就餐,帶頭踐行勤儉節約理念,堅持‘光盤行動’‘零垃圾’‘見人問聲好’等好習慣。”薛老師滿臉笑容地告訴筆者。
田甲佩狠抓學生養成教育,嚴格落實《學生行為習慣十條準則》,把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政課相結合,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給學生的心靈埋下傳統美德的種子。2018年10月,九年級學生田靜茹拾金不昧的事跡被《商洛日報》、縣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報道,在鎮安縣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學校為田靜茹頒發了“拾金不昧專項校長提名獎”,縣科教局向全縣中小學發出向田靜茹同學學習的號召;2019年,高一學生蔡肇余被評為“全國孝親敬老美德少年”,被《商洛日報》《少年月刊》、陜西電視臺等媒體報道。
田甲佩堅持立德樹人導向,學校教學質量持續提升,連續9年被評為市、縣提高教育質量先進集體和提高藝術高考質量先進單位。2020年鎮安縣城區教育資源整合后,他大力推進田玉敏“管記”教學改革,短短時間內,教育教學及其他工作得到了社會及學生家長的廣泛認可,學校沿著健康軌道向著更高更好的方向邁進。
田校長說:“作為學校管理者,深感教育責任重大,但我堅信,只要以德立己,以德立人,不忘初心,使命在肩,就一定能篤行致遠,共同迎接山區教育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