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埃保材?,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安全形勢愈趨復雜。東非、西非恐怖主義威脅加劇,一些國家治安形勢急劇惡化,國家內部沖突和鄰國間沖突頻發,海盜活動在新的地區出現。復雜的安全形勢無疑為曾飽受戰亂之苦的非洲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
恐怖主義威脅加劇
北非地區的局勢從去年開始一直動蕩不止,基地組織及其北非分支等極端勢力趁機在該地區大肆擴張,并逐漸向南滲透。西非的馬里和東非的索馬里及其附近區域的恐怖主義威脅逐漸加劇,從非洲西北部薩赫勒地區到北非再延伸到東非的“不穩定之弧”正逐漸形成。
地處西非的馬里東北部和尼日爾、阿爾及利亞接壤,屬于薩赫勒地區的一部分。由于政府軍缺乏控制力,近年來馬里北部已成為恐怖主義的避風港。在馬里北部活動的恐怖主義組織走私毒品、武器,販賣人口,甚至破壞當地著名歷史遺產。雖然國際社會一致譴責這些恐怖主義組織,并計劃派出國際維和力量進行武裝干預,但相關各方至今仍未達成實質協議,何時出兵仍未有期。
而在大陸另一端的東非,長期盤踞索馬里的索馬里青年黨仍然威脅著東非的安全。所幸國際社會采取軍事行動對索馬里青年黨進行了嚴厲打擊,并支持索馬里進行了首次大選,選出了總統和議會。然而,在今年下半年被逐出摩加迪沙和基斯馬尤等戰略重鎮后,索馬里青年黨化整為零繼續抵抗,部分成員還滲透到鄰國肯尼亞進行報復襲擊。僅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和重要港口城市蒙巴薩就發生多起爆炸襲擊事件,一些外國游客和人道救援人員甚至遭到綁架。
除了“不穩定之弧”的兩端,靠近中部非洲的尼日利亞今年也飽受恐怖組織的襲擾。宗教極端組織“博科圣地”今年發動了多起針對尼日利亞平民的恐怖襲擊,極大地影響了尼日利亞北部的安全局勢。據統計,今年前9個月,至少有815人在“博科圣地”發起的275起恐怖襲擊中喪生,死亡人數比前兩年的總和還多。
更令人擔憂的是,馬里的“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與索馬里青年黨、“博科圣地”組織相互聯系的趨勢愈發明顯。據報道,“博科圣地”近年來的發展壯大,與“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的援助和培訓有很大關系。
部族傳統沖突惡化
非洲曾受西方國家殖民統治多年,殖民統治留下的后遺癥至今依然存在。西方國家隨意劃分邊境,造成同一部族分屬多國、有世仇的部族同屬一國的情況,使非洲多年來一直無法平息部族沖突。
今年,較大的部族沖突在剛果(金)、肯尼亞和馬達加斯加都有發生。其中剛果(金)與盧旺達之間的圖西族——胡圖族矛盾演變成了剛果(金)政府軍與叛軍之間的武裝沖突。在剛果(金)境內的圖西族武裝曾和政府達成協議,接受收編。今年由于政局變化,圖西族武裝于4月發生嘩變,自稱“3月23日運動”(M23)。M23叛軍在和剛果(金)政府軍對抗中并不落下風,今年11月甚至攻占了北基武省重鎮戈馬。此次由部族沖突演變而來的軍事沖突導致大量難民流離失所。雖然M23叛軍已經撤離戈馬,但沖突的根本解決仍然遙遙無期。
在東非的馬達加斯加和肯尼亞,部族沖突更多是以爭搶水源和牲畜為目的。今年8月底,馬達加斯南部地區曾因偷牛引發沖突,導致百余人死亡。同樣在8月,肯尼亞東南塔納河流域發生了持續一個月的部族沖突,造成118人死亡,1萬多人無家可歸。部落沖突數百年來在非洲從未停息,而當雙方使用的武器從大刀長矛變成沖鋒槍手榴彈之后,后果就更加嚴重。
宗教沖突和海盜問題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