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情報與多種要素深度融合,實現偵打一體。隨著信息網絡技術在軍事領域的發展應用,美俄等國家利用信息技術的融合性,著力強化情報與指揮控制、火力、通信、武器平臺等作戰要素集成和融合。在阿富汗戰爭、第二次車臣戰爭中,美俄軍事情報機構都曾通過無人機攜帶導彈或攻擊平臺搭載偵察器材的方式,對敵方目標實施直接精確打擊。
三是先進技術與傳統手段靈活互補。由于戰場環境的影響、技術裝備的差異以及敵方偽裝和欺騙措施,使先進技術手段的運用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約。因此在海灣戰爭后,美軍吸取過于依賴偵察衛星等高技術手段的教訓,大力加強包括特種作戰部隊在內的傳統手段建設,在隨后的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以及反恐、反暴亂行動中取得了較好效果。
各國情報能力建設全面轉型
“9·11”事件后,全球恐怖主義、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跨國犯罪等非傳統、非對稱安全威脅凸顯,對情報搜集、傳遞、處理和分析的準確性、時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世界各國紛紛從情報體制、技術手段、共享機制等方面入手,全面推進情報能力轉型。
美國是情報能力轉型的先行者,也是改革調整力度最大的國家。目前,美國已形成以國家情報總監為情報活動總體負責人,國家戰略、戰區戰役、作戰部隊三級有效銜接的情報管理體制和力量體系,正在進一步加強各情報機構之間的橫向聯系,通過利用第二代互聯網技術,開發使用“情報百科”“分析空間”等網絡化平臺和工具,便于情報搜集人員、分析人員和使用者進行交流合作與共享信息。
俄羅斯是一個具有悠久情報傳統的大國。近年來,俄羅斯加快了情報改革的步伐,不僅重塑了國家安全情報體系,而且調整情報工作思路,將重心聚焦于經濟與安全領域,特別是突出反恐情報。2010年,俄羅斯國家杜馬通過《國家秘密法修正案》,為反恐情報行動提供法律基礎。此外,俄羅斯還整合15個相關聯邦反恐機構的情報信息資源,建成國家反恐情報數據庫,實現反恐情報的協作與共享。
日本通過組建新的情報機構、增購先進裝備、發射偵察衛星、部署監測站、開展軍事外交等方式,不斷提升自身情報能力。據日本新聞網報道,日本政府計劃從2013年開始,用5年至10年的時間,發射6顆軍事偵察衛星,以實現對世界任何角落的完全監視。
效用決定價值,需求決定存在。情報活動作為隱秘的“國之利器”,正在各個領域發揮不可或缺的關鍵作用。可以預見,類似于美歐之間挖墻腳、搞滲透、實施監聽的“諜戰劇”,仍將在國際舞臺不斷上演,波瀾不驚的表面之下,實則暗潮洶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