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黄网av在线,国产精品第2页,国产成人精品国内自产拍免费看

首頁  ?  軍事  ?  中國軍情

江蘇省海門市深化涉軍維權工作紀實

江蘇省海門市深化涉軍維權工作紀實

2013-09-11 15:49:55

  今年“八一”期間,素有“江海門戶”之稱的江蘇省海門市,繼1984年在全國首創“軍人家庭服務中心”、2012年榮膺“全國雙擁模范城”后,又一次在雙擁畫卷上書寫了精彩濃重的一筆:持續13年實現涉軍案件糾紛解決率100%。

  自2000年學習借鑒“湯陰經驗”、開展涉軍維權工作以來,海門市在涉軍案件糾紛越來越多、訴求越來越廣、處置難度越來越大的情況下,為何能持續保持100%?帶著這個疑問,記者到海門市采訪調研,親身感受這里的濃厚擁軍氛圍,一線傾聽海門涉軍維權工作的“最強音”。

  常態運行,軍地聯動持續用力

  接受采訪時,海門市人武部政委汪國軍談到的第一句話就是:“涉軍維權工作主要歸功于海門市有很好的雙擁工作傳統和基礎,上級早有了很多制度機制,我們就是踏踏實實抓落實,把各種措施落實好,把各種矛盾解決好。”

  十幾年來,海門市軍地之間密切溝通,攜手共進,抓好涉軍維權工作常態化落實。

  人武部黨委和海門市委、市政府建立軍地主要領導雙月溝通會制度,每半年召開一次領導小組會議;每年的常委議軍會、雙擁會、武委會以及干部年終考核,都要專門進行涉軍維權工作述職;每逢班子調整、領導變換,都像接力棒一樣把涉軍維權工作認真交接,一茬接著一茬打基礎,一任接著一任抓落實,誰都沒有“掉鏈子”。

  2009年,軍區下發進一步深化新形勢下涉軍維權工作的文件,海門市在全省率先出臺具體貫徹落實措施;2011年,軍區“宜春會議”剛閉幕,海門市就及時召開涉軍維權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傳達學習,進一步查找差距、細化區分責任;2012年,海門市發生的9起涉軍案件糾紛,7起由軍地主要領導直接督辦解決。

  “經濟發展越好越要強國防,人民生活越富越要惠官兵,這是我們應有的政治覺悟和使命擔當。”中共海門市委書記姜龍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們將涉軍維權經費納入地方財政預算,并隨著經濟發展水平以兩年一個周期進行調整增加。三廠街道黨委書記周國強感慨:“涉軍維權工作有專項經費保障,除用于解決軍人軍屬現實困難外,我們還用來獎勵一線工作人員,大家的積極性更高了,工作開展得更活躍了。”該市還規定:涉軍維權綜治考評不合格的單位,不予發放專項經費,并取消雙擁模范鄉鎮評選資格。

  2011年中央綜治委、總政治部聯合下發《關于將軍地平安建設和涉軍維權工作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考評工作的意見》后,海門市每年此項考評均由人武部、地方綜治辦和駐軍部隊共同組織實施,年初部署、年中督導、年底考評,對考評優秀的單位聯合進行表彰,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優先推薦。幾年來,海門市先后有11個部門和單位、23人次被評為涉軍維權工作先進單位。

  防患未然,關口前移服務拓展

  “堅持防患未然,把涉軍糾紛消除在萌芽狀態、解決在訴訟之前。”在這種理念指導下,海門市注重將維權工作關口前移服務延伸,變“事后幫”為“事前防”。他們把每年4月作為新兵回訪月,組織軍地領導到部隊了解海門籍官兵服役情況、涉法涉訴和家庭困難。

  為更好地把問題發現在基層、化解在一線,海門市建立了覆蓋駐軍部隊和村組社區的1000多人涉軍維權“聯絡員”和“調解員”隊伍,近3年來70%以上的涉軍維權糾紛都是由他們第一時間發現和調解。

  經常走村串戶的市法律援助中心黃主任,對維權對象向“兩頭”拓展印象最深:應征青年入伍前,逐人逐戶走訪,協調解決家庭涉法問題和特殊困難,讓他們放得下家中的事情;軍人復退返鄉,召開老兵座談會,用足政策法規幫助解決就業安置等問題,讓他們回得暖心。很多矛盾剛一露頭就解決了,很多怨氣還沒形成就化解了,有了這些隊伍和措施,涉軍維權工作事半功倍。

  • 相關閱讀
  • 我市與十堰市合作促進農民工維權工作

      本網訊 (見習記者 楊波) 為進一步完善異地農民工維權機制建設,6月18日,市總工會與湖北省十堰市總工會就農民工維權工作展開交流與合作,并簽訂了《農民工維權合作協議》。  據了解,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

    時間:06-21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织金县| 娱乐| 福贡县| 武定县| 兰坪| 辛集市| 桦川县| 黎川县| 霍州市| 临湘市| 乐东| 松原市| 西昌市| 九江市| 韩城市| 邹平县| 洪雅县| 板桥市| 高台县| 十堰市| 军事| 遂昌县| 灌阳县| 甘洛县| 新泰市| 江达县| 德钦县| 内江市| 南召县| 应城市| 高雄县| 沁水县| 岳阳市| 元江| 樟树市| 犍为县| 白河县| 清徐县| 佛坪县| 炉霍县| 津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