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能否繼續?
國防大學 甄澤浩
11月21日,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正式宣布,美國不會加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這一決定,注定代表著史上最大規模的區域性貿易和投資協定就此流產,但是否直接影響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繼續推進,目前,圍繞這一問題,引發了世界范圍的廣泛輿論。
眾所周知,TPP是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重要經濟支柱。不管特朗普政府出于何種考慮,美國退出TPP,必然使美國喪失了在亞太地區的經濟主導權,從而降低了地區政治領導地位。同時,美國此舉也失去了當初對亞洲盟友的承諾和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使美國在亞洲盟友中的信譽大打折扣;另外,這一舉動也標志著美國二戰之后作出的最大戰略退縮。
從綜合角度分析,與奧巴馬政府比較,雖然特朗普政府執政理念不同、政見各異,但如此一反常規、而且有悖國家戰略的躬身退出TPP,難道果真要徹底終止“亞太再平衡”戰略嗎?筆者以為,答案是否定的。
一方面,美國不會輕易退出亞太。
隨著世界形勢和經濟貿易的發展變化,目前,無論是經濟還是戰略上,擁有全世界四分之一以上人口的亞太地區已經越來越成為全球的重心。近年來,美國奧巴馬政府強力推行亞太地區政策,積極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蓄意加強亞太軍事部署,已經使亞太地區成為美國全球戰略的重要區域。特別是,美國在亞洲擁有巨大的貿易和投資,這既不能改變也不會消失。因此,毋庸置疑,美國退出TPP,并不代表美國不接受“亞太再平衡”戰略,特朗普政府必然會采取其他更加積極或更加激進的雙邊貿易協定來替代,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強化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客觀存在,保持與亞洲的密切接觸和聯系,努力抵消這一因素所造成的可能影響。
另一方面,美國不會放棄地區影響力和權力。
亞太地區對美國有著極為重要的戰略價值。近年來,美國一直在積極拓展這一地區的軍事基地建設,試圖打造地區聯合軍事存在的戰略樞紐。目前,美國海外軍事基地總數的近半數在亞太地區,并且已經構建成較大規模的區域集群,這些基地設施既是美國全球軍事部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維持其亞太地區主導權和影響力的重要支柱。在特朗普看來,美國退出TPP只是在經濟領域的一個舉措,盡管會對自身威望造成負面影響,同時也給亞太地區盟友帶來損害,但不會在軍事戰略方面退縮。特朗普政府將采取“以力量促和平”的新戰略來向亞洲盟友作出保證,美國不僅會繼續留在亞洲,而且還將側重加強亞太地區的軍費投入和軍事力量部署,以持續保持美國在這一地區的主導控制和軍事優勢。
國家利益高于一切,始終是美國歷屆政府,包括新當選的特朗普在內所主張和推崇的核心目標。盡管特朗普對亞太地區沒有表現出太多興趣,甚至對亞洲貿易持懷疑態度,但決不會對中國的崛起發展尤其是美國退出TPP給中國提供創造的機遇影響熟視無睹。雖然目前特朗普政府尚未開始施行新政,但從其近期任命的如中央情報局長、司法部長以及國家安全顧問等新政府核心職位的任職人選看,均為對外安全政策的強硬代表和“鷹派”人物,由此不難看出其初露端倪的國家安全與軍事戰略。
長期以來,美國政府將中國視為直接或潛在對手加以防范,并且堅持以主導二戰后國際秩序為傳統外交政策思維方式。下一步,特朗普政府的全球戰略如何布局,究竟將會在其他領域采取什么樣的施政策略,已經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和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