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連是每名軍人軍旅生涯的開始,從懵懂無知、迷茫無助到“兵味”漸濃、找到家的歸屬感,這不僅需要部隊的思想引領、戰友的關愛陪伴、家人的默默支持,更需要每名新戰友敞開心扉自我調適。又是一年新訓季,我不禁回想起去年在新兵連擔任駐點心理咨詢師的故事。
那是新兵連開訓的第二周,一天的團體心理行為訓練在熱熱鬧鬧的游戲中結束。晚飯后,新兵小吳卻怯怯地來到我的辦公室……我對小吳是有些印象的,他不愛參加集體活動,也不愛與周圍的戰友交流,見人總是低著頭。在下午組織的“人椅活動”和“孤島求生”活動中,無論輸贏他都不會像其他戰士那樣敞開心扉地笑,隊伍中唯獨他顯得悶悶不樂。現在他能主動來找我,讓我感到很意外。
我倒了一杯溫水,邀請小吳坐下,試圖隨便聊些什么讓他放松下來。他一直表現得拘謹靦腆,沉默了許久,臉憋得通紅,支支吾吾地告訴我:“老師,我不知道怎么辦,我很害怕。”說話間落下了眼淚。我在一旁并沒有制止而是鼓勵他釋放出被壓抑的情緒。那天,我和小吳聊得并不是很多,但是通過這次交流,他對我逐漸放下了“戒心”,建立了不錯的咨訪關系。
后來我對小吳的家庭、入伍前的經歷進行了再調查。原來,小吳的父母早年離異,他隨母親生活,母親再婚后又育一子,小吳自感不被重視,變得沉默寡言、敏感多疑。
根據心理咨詢案例分析,短期內心理咨詢師本人對咨詢者能做的并不多,多數情況下只能通過陪伴、傾聽、分享等方法贏得對方信賴。在那之后的幾天,每天晚飯后小吳都會“如約而至”。我交替采用音樂療法、靜默療法等,使室內保持安靜、通風,并播放舒緩的音樂,創造舒適的環境,讓小吳盡可能地感到放松。同時,我通過人際心理療法和行為精神療法為小吳安排愉悅身心的活動,提供更多人際交往的機會。我還聯系了小吳的班長,一同幫他從日常生活入手,試圖讓他逐步融入連隊集體,喚起對生活的熱情。
漸漸地,小吳終于可以對我敞開心扉。他說:“以前疲憊的時候會覺得參軍入伍是父母對自己的一種拋棄,甚至會質疑和失望,但現在靜下心來想想,又很感激他們。”我告訴小吳,每個人都會帶著原生家庭的烙印走向社會,可是面對父母,人們又往往會在抱怨中理解、理解中成長、成長中感恩。
不少新戰友都會像小吳一樣遇到類似的問題。入伍之初,遠離故鄉和親人,當參軍的興奮、新鮮漸漸消退,伴隨而來的則是訓練日益艱苦、學習任務繁重,新戰友難免會出現心理不適現象。但是,帶兵人不必過分擔憂,因為青年戰士的內心還不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通過適當的心理暗示、心理指導,會逐步改善個性心理特征。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產生憤怒、嫉妒、憂郁等負面情緒。不少人在面對這些負面情緒時,會試圖逃避甚至壓制它們,認為這些情緒是不光彩的。其實,這些情緒沒有對錯,只是自己記憶的縮影,而我們需要做的是面對它、擁抱它。
我離開新訓隊那天,小吳來送我并主動回憶起初次見面的場景。他說那次流淚是他的負面情緒第一次被接納,哭完一下子釋放了很多壓力。他表示以后一定要學會調節好自己的情緒,不僅為了自己生活得更輕松自在,也為了能讓父母安心。我聽后為小吳的成長感到欣慰。
一個人總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風景。新戰友初到部隊,一切都是陌生的,面對各種挑戰,出現心理不適的現象是正常的,只要我們在合適的時機用正確的方法及時進行調適,相信“兵之初”的心結將迎刃而解。(谷 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