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6日,中國海軍首批護航編隊從三亞啟航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10年間,中國海軍先后向亞丁灣、索馬里海域派出31批護航編隊,累計完成1198批6600余艘次中外船舶護航任務,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中國軍隊的大國擔當,也讓世界感受到了中國的自信:中國有能力維護好自己的利益,也有能力履行好國際義務。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我國國家利益持續拓展,中國國際地位顯著提升,人民軍隊的綜合實力不斷提高,人民海軍的航跡需要隨著國家利益的拓展而延伸,履行與自身能力和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責任與義務。正是在這個背景下,人民海軍開始遂行亞丁灣護航任務,開啟了走向深藍的新的歷史征程。
10年來,長期在海外執行任務的海軍護航編隊,已成為維護國家海外利益、保護海外公民安全、捍衛國家“利益邊疆”的重要力量。近年來,中國對外投資和公民出境旅游、留學、經商人數大幅增加,海外利益已經成為中國國家利益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中國海外公民的安全問題日益凸顯,因當地戰爭或內亂而遭受威脅和損失的情況時有發生。護航期間,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先后派艦前往地中海護航撤離利比亞中國公民的船舶,前往戰火紛飛的也門港口將600余名中國同胞和15個國家的200余名外國公民安全撤離。這些海外行動對于維護國家海外利益、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10年來,常態化護航已成為中國承擔大國責任的重要體現,并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贊譽。護航期間,中國海軍護航官兵嚴格遵守國際法和聯合國有關決議,堅持把保護世界糧食計劃署等國際組織運送人道主義物資船舶的安全作為重要任務,積極為外國商船提供護航和應急救援,在護送的6600艘中外船舶中,外國船舶和世界糧食計劃署船舶占一半以上。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安全、高效、專業的護航行動,贏得了世界各國的信賴和認可,越來越多的外國商船主動尋求中國海軍護航。這充分表明,中國軍事力量的增長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中國軍隊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安全產品,承擔更多責任義務,成為世界和平的堅定維護者。
如今,世界并不太平,戰爭、動亂、恐怖主義的陰霾仍未散去,海盜對亞丁灣、索馬里海域的威脅仍然存在,各國軍艦保護過往船只和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的任務依然艱巨。我們只有具備強大的軍事實力才能保護海外利益不受侵害,才能在其他國家需要幫助時施以援手,才能為全世界和平作出應有的貢獻。
作為開放性的國際軍種,人民海軍的步伐既要跟上國家利益拓展的步伐,堅決維護海外人員安全、海外資產安全、戰略通道安全等海外利益安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重要支撐,也要參與更多國際事務,擔負更多國際責任,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安全保障,為促進全球海域的戰略穩定、維護世界海洋的和平安寧,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張軍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