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山西省和順縣人武部組織預定新兵參觀秦賴支隊司令部舊址紀念館,通過宣誓、集體簽名、瞻仰革命先烈事跡等方式,進一步激發愛國奉獻熱情,引導他們堅定建功軍營信念。程睿芳 攝
浙江省龍港市“軍人榮譽墻”前堅定報國信念
一個個愛軍精武故事催人奮進、一段段獻身國防事跡感人肺腑……3月10日,浙江省龍港市人武部組織40名預定新兵參觀軍人榮譽墻,聆聽本市籍優秀軍人在部隊成長、成才的故事,汲取豐富的精神養料。
“榮譽墻是激勵預定新兵建功軍營的精神磁場。”龍港市人武部政委谷常輝介紹,今年他們一改往年做法,把思想政治教育搬進社區文化禮堂,充分發揮在文化禮堂設立的“軍人榮譽墻”“紅色講堂”“國防教育課堂”等場所的教育功能,積極開展“學榜樣、踐初心、擔使命”革命傳統教育,通過聆聽國防知識講座、觀看宣講輔導錄像等形式,幫助預定新兵端正入伍動機,校正思想航向,堅定參軍報國信念。
在華中社區文化禮堂,“軍人榮譽墻”就設在禮堂大廳的顯眼位置,上面公示著該社區立功軍人的立功時間和先進事跡。該社區書記馮亦科指著榮譽墻上的軍功榜對預定新兵語重心長地說:“每枚軍功章、每張立功喜報,都凝結著軍人矢志強軍的血水汗水,他們當之無愧占據文化禮堂最重要的位置。”
一面榮譽墻就是一張無聲的動員令。來自該社區的預定新兵馮永樂是一名在校大學生,今年春季征兵開始后,在家人的鼓勵下第一時間報了名。“以前爸媽總是對我說,你啥時候也能上上軍人榮譽墻。”馮永樂靦腆地說:“到了部隊一定好好干,爭取早日讓俺爸媽也光榮光榮。”
人未進軍營,思想先“入伍”。龍港市人武部部長張巨富介紹,除了走進文化禮堂,他們還采取集中教育、隨機教育和談心交心相結合的方式,將愛國奉獻、吃苦耐勞、青春無悔等專題教育貫穿訓練全程,提高役前訓練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從源頭上筑牢預定新兵思想根基。
心中有夢想,腳下有力量。訓練場上,預定新兵們奮勇拼搏、你追我趕,他們表示:“不管明天奔向哪里,身處什么崗位,都會以家鄉的優秀軍人為榜樣,自覺扛起青年之責,為強軍興軍貢獻力量。”
江蘇省灌云縣開山島上感悟愛國奉獻力量
“在人生最美好的年華,你們選擇遠赴他鄉、守護祖國,你們不僅是父母的驕傲,更是家鄉的驕傲!”3月10日,在江蘇省灌云縣開山島禮堂,“最美奮斗者”王仕花對灌云縣近百名參加役前訓練的預定新兵語重心長地說道。大家沒有想到,從軍之初便有機會來到了家喻戶曉的島嶼接受現地教育,備感光榮。
“‘雙合格’名單確定后,我們便對預定新兵開展有針對性地役前訓練。”灌云縣人武部副部長陳明孚告訴筆者,開展役前訓練是幫助他們實現由地方青年到軍人角色轉變的第一步,對新兵今后軍營生活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灌云縣是革命老區,開山島是座‘英雄島’,我們要利用好身邊的紅色資源,將紅色基因植入預定新兵血脈,幫助他們筑牢高舉旗幟、聽黨指揮的思想根基,讓對黨忠誠、愛國奉獻的守島精神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并激勵他們走好從軍路。”陳明孚說。
為了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該縣人武部領導介紹,除了組織預定新兵聽“最美奮斗者”講述守島故事,還精心組織了國際安全形勢分析和入伍前思想政治教育等系列課程,結合參觀王繼才先進事跡展館、重走英雄守島路等活動,在預定新兵的心中打下深深的紅色烙印。
一個故事就是一堂生動的教育,一場儀式就是一次鮮活的思想洗禮。灌云縣伊山鎮預定新兵、南京視覺藝術職業學院大一新生劉逸被王繼才、王仕花夫婦無怨無悔的堅守與奉獻感動,暗下決心:“一定要傳承好英模精神,盡快融入部隊生活,做一名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新時代革命軍人。”
據了解,近年來該縣人武部不斷探索創新役前訓練新模式,充分發揮身邊模范典型的引領作用,讓紅色教育成為應征青年的必修課,幫助預定新兵樹立學習楷模、建功軍營的人生目標,促使越來越多的適齡青年投身到強軍興軍的偉大事業中。
河北省石家莊市聆聽先輩教誨打下紅色烙印
“了解了革命先輩的事跡后,我懂得了既然穿上了軍裝,在人民有難時,就必須要挺身而出。作為即將入伍的青年,我要向革命先輩們學習。”3月15日,正在參加役前訓練的河北省石家莊市新華區預定新兵李伯謙參觀完革命軍事館后感慨地說。
近期,石家莊警備區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優勢,在全區預定新兵中廣泛開展“學先輩、學先進、當標兵”紅色傳統教育活動,通過參觀國防教育基地、觀看宣講輔導報告等形式,幫助預定新兵系好從軍入伍的“第一粒扣子”。
為了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活動展開前,石家莊警備區專門組織預定新兵召開座談會,通過思想摸底,梳理出“個人夢與強軍夢怎么融合、利益和前途如何對待、責任和使命如何擔當”等大家關心關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他們協調當地宣傳部、退役軍人事務局等單位,依托國防教育基地、軍事館等場所,革命傳統宣講報告團有針對性地開展了10余堂紅色教育課程。
“石家莊既是八路軍最早開辟的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全國最大的抗日根據地晉察魯豫抗日根據地的一部分。”在石家莊市革命軍事館,筆者看到,參加役前訓練的預定新兵正在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除了參觀革命軍事館外,河北省軍區石家莊第一干休所邀請本所91歲高齡抗美援朝老戰士潘成忠,以自身參軍入伍、保家衛國的親身經歷,為在石家莊市民兵訓練基地參加訓練的700余名預定新兵講了一堂“傳承紅色基因,邁好軍旅第一步”的革命傳統教育課,在預定新兵思想中打下紅色烙印。
活動開展以來,很多參加役前訓練的預定新兵寫了申請書,志愿到邊疆去、到艱苦的地方去。大家紛紛表示:“不管明天奔向哪里,身在什么崗位,都會以先輩為榜樣,用奉獻擦亮青春底色,在擔當中譜寫人生華章。”
山東省齊河縣立下錚錚誓言勇當英雄傳人
“我承諾:繼承英雄遺志,堅定報國之志,積極投身強軍興軍的偉大征程,以優異的成績回報家鄉。”3月12日,山東省齊河縣近80名預定新兵來到孟祥斌烈士雕塑前,整齊列隊,向英雄作出莊嚴宣誓。
如何在預定新兵內心打下紅色烙印?齊河縣人武部專門召開座談會,征求預定新兵們的意見建議。“我是聽著孟祥斌的故事長大的,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大學生高天宇的一番話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該縣人武部領導感到,預定新兵對孟祥斌懷有深深的崇敬,安排他們與英雄進行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能夠讓他們更加堅定入伍決心,扛起神圣使命。很快,人武部決定利用孟祥斌家鄉這一紅色資源優勢,讓每名預定新兵接受一次特殊的“參軍禮”:參觀孟祥斌紀念館、聆聽孟祥斌事跡報告、在英雄雕塑前點名宣誓。
紀念館內,一張張寶貴的照片、一件件珍貴的遺物,讓預定新兵感動不已。在英雄雕塑前的宣誓,更讓預定新兵們血脈僨張。“小時候,孟祥斌讓我明白了軍人二字的含義。今天,我在這里向英雄承諾,我一定會走好軍營每一步,成為他的模樣。”從聊城大學畢業的孫景忠動情地說。
宣誓活動結束后,是莊嚴的集體呼點。“孟祥斌!”“到!”全體預定新兵齊刷刷地回答。
鏗鏘有力的聲音在紀念館內回蕩。“在他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孟祥斌的影子,他們用最有力的話語,詮釋著為人民服務、為祖國犧牲的‘一聲到,一生到’含義。”縣人武部部長王亞明告訴筆者。
喊出的是莊嚴承諾,立下的是錚錚誓言。活動結束后,預定新兵們紛紛感言,“以前無數次地聽別人講起孟祥斌的故事,但從未像今天這樣走近英雄。在作出承諾、喊出‘到’的那一刻,我們就是英雄的傳人。在部隊我們一定跑好接力賽,做一名像孟祥斌那樣的好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