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紛紛揚揚,但紅軍戰士不會停下前進的腳步……”初冬時節,第73集團軍某旅某連一堂教育課前,官兵通過VR設備重“走”長征路,沉浸式體驗革命先輩們爬雪山、過草地的艱難歷程。
這是該連指導員特意為授課準備的一道“開胃菜”——通過體驗式教育,讓官兵感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力量。這個別出心裁的設計為整堂授課開了好頭,授課結束后,一些官兵還在熱烈討論。
“教育如同射箭,有的放矢才能取得實效。”該旅領導告訴記者,教育的本質是“思想的輸送”,創新教育模式既要注重表達的“形”,更要注重內在的“質”,才能讓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代同步、與官兵同頻。為此,該旅黨委將“案例式”“互動式”“情景式”等教育方法與授課內容精準結合,并在課前增設“開胃菜”教育環節。
記者走進該旅幾個營連,發現各營連的“開胃菜”各有特色:“上甘嶺一等功臣連”在課前播放電影片段,讓官兵感受戍邊將士的犧牲和奉獻;某連指導員代入“紅軍戰士”的角色,與臺下官兵進行“跨時空對話”……隨著“開胃菜”的加入,官兵在課堂上的專注度明顯提升,聽課興趣日益濃厚。
“這是入伍后回家探親的一張車票。”在某合成營的一堂“不忘軍旅初心”課前,主講人發動骨干找出自己返鄉的車票,向新同志講述各自的軍旅故事。該旅領導介紹,他們在靈活增設教育環節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官兵主觀能動性,鼓勵大家參與課前創意設計和資料收集,讓“開胃菜”的“食材”更接地氣、更有吸引力。從以前的“一張講桌一堂課”到如今多樣的教育手段,該旅改變過去“單向灌輸說教”的傳統方式,將“網絡+”“陣地+”以及駐地紅色資源融入教育大盤子,持續豐富“開胃菜”的樣式。
課前一道“開胃菜”,增添教育新動力。現在,課前的“開胃菜”已經成為該旅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亮點。隨著教育質效的提升,該旅官兵訓練熱情持續高漲,多個戰法訓法有了突破。(左文杰 廖曉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