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石山6.2級地震發生后,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和民兵預備役人員聞令而動,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積極配合地方開展搶險救災,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西部戰區前進指揮所深入點位現地勘察災情,指導任務部隊緊急向震區轉運保暖物資。在精準高效指揮下,任務部隊官兵展開一次次與時間競速的救援行動。
災情就是命令,災區就是戰場。地震發生后,西部戰區陸軍某旅抽組精干力量組成“百人信息保障分隊”,火速奔赴甘肅積石山縣大河家鎮,打通部隊抗震救災指揮信息通道。分隊采取主用和備用同步構建方式,快速開通多種通聯手段,為抗震救災指揮決策和任務部隊救援行動提供信息支撐。
聯合施救,聯合制勝。某信息通信旅調撥通信裝備、構設應急通信節點為任務部隊提供通信保障,同時結合災區實際修訂通信保障方案,優化通信網絡鏈路,確保指揮通信鏈路暢通。
天寒地凍,大愛暖心。12月19日晚,第76集團軍某旅官兵抵達積石山縣石塬鎮,連夜開設肖紅坪村和宋家溝村兩個安置點。當地氣溫降至零下15攝氏度左右,官兵不畏嚴寒、連續奮戰。20日凌晨3時許,50余頂帳篷搭設完畢,取暖爐、行軍床、被褥等配備齊全,受災群眾陸續入住。為確保群眾取暖安全,官兵將煙筒與取暖爐連接處用泥封住,將煙筒接口處用錫紙密閉,并在帳篷內安裝一氧化碳報警器。
20日12時30分,西寧聯勤保障中心所屬衛勤及運輸應急備勤力量130余名官兵聞令出征。西寧聯勤保障中心某基地、第940醫院赴積石山縣石塬鎮、大河家鎮、劉集鄉、柳溝鄉執行飲食、醫療、宿營、取暖等保障任務,西寧聯勤保障中心某團、第941醫院及配屬力量赴青海省民和縣中川鄉執行飲食、醫療等保障任務。
20日17時,第940醫院抗震救災衛勤分隊抵達災區后,迅即成立4個巡診小組,分赴積石山縣石塬鎮、大河家鎮、劉集鄉、柳溝鄉,為受傷群眾查體診療、送醫送藥。
在青海省民和縣中川鄉草灘村局地砂涌現場,記者看到,武警青海總隊60名官兵參與清淤排險、搜救傷員等任務。官兵深一腳淺一腳地在淤泥中行進,不時撥開雜物進行搜尋,歷時6個小時,完成35處院落、160余間房屋的搜索排查。截至20日16時,武警青海總隊官兵累計清理淤泥240余立方米,搬運物資125噸,診療400余人次,提供熱食800余份。
武警甘肅總隊組織緊急醫療救援隊和后勤保障組為災區群眾巡診送藥送溫暖,醫療救援隊分赴4個安置點,診療180余人次,發放藥品300余盒;后勤保障組為群眾發放棉被4000床、棉帳篷100頂。
19日19時,青海省軍區出動70名官兵和85名民兵,赴位于西寧市多巴鎮小寨村的青海省救災物資儲備中心遂行抗震救災物資裝載任務。
20日,甘肅省軍區組織700余名民兵參加抗震救災,擔負開設臨時安置點、疏導交通、發放物資等任務。東鄉縣民兵應急連協助地方政府發放救災物資200余套,和政縣出動民兵61人,協助地方政府開設安置點,安裝行軍床216張;臨夏市民兵應急連幫助受災群眾搶運財產物資,在大河家鎮重要路段協助疏導交通,保證物資運輸通道順暢。目前,全省4000余名民兵保持備勤狀態。
記者從西部戰區前進指揮所了解到,截至目前,任務部隊工作重點由搶險救援階段轉入傷員救治和受災群眾生活安置,各部隊將繼續在災區一線幫助群眾搭建帳篷和取暖設施,救治傷病員,確保受災群眾有衣穿、有飯吃、不受凍。
(綜合張磊峰、楊明月、李蕾、武詩韜、彭小明、馬振、曹世凱、郭紫陽、郭澤天、王建英、莫福春、鐘定航等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