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服務暖心貼心
“您哪里不舒服”“一定要注意傷口”“快給大爺拿點布洛芬”……12月19日傍晚,在青海省海東市民和縣中川鄉草灘村群眾安置點,武警青海總隊醫院的醫生們正緊張地開展醫療服務。
受災地區海拔較高且天氣寒冷,在救援過程中,該總隊官兵發現受災群眾缺少急救藥品。該總隊醫院立即組織醫療分隊,攜帶藥品趕到救援一線。
“我的老伴腿磕著了,不方便過來,您看……”得知一名婦女腿部受傷,該院理療科軍醫張鈺提起藥箱就趕過去。來到帳篷,張鈺細心為這名婦女檢查、擦藥、針灸理療。臨走時,張鈺對在場群眾說:“我們就是來給大家服務的,有啥需要盡管找我們!”
地震發生后,心理干預越早,越有助于防止心理疾病發生。為此,該院兩名心理專家穿梭在各個帳篷,細心觀察受災群眾情緒,為部分有應激反應的群眾進行治療和疏導。
一名年輕婦女躲在角落里,因地震時受到驚嚇,緊張情緒遲遲難以緩解。“妹妹,別怕,很快就會好起來的……”心理專家賈霽湊上前去,和她聊起以往參加地震、泥石流等災害救援的故事,介紹受助群眾現在的生活,緩解她的心理壓力。
據悉,開展醫療服務期間,該院醫務人員針對受災群眾疾病癥狀仔細診療,發放各類藥品80余種。
伴隨醫療分隊前出,該總隊還派出60余人駕駛物資車、救護車等,攜帶救災物資趕赴中川鄉,為受災群眾提供熱食供應等保障。(張磊峰 郭紫陽)
保障群眾溫暖過夜
“抗震救災,黨員骨干就要當先鋒、打頭陣!”佩戴黨員先鋒隊紅袖標和黨員徽章,剛剛被武警甘肅總隊表彰為“最美帶兵人”的某中隊黨支部副書記、中隊長吳凌霄接到任務后,帶領官兵連續奮戰,轉移安置百余名受災群眾。
積石山6.2級地震發生后,武警甘肅總隊迅速出動500余名官兵、60余臺車輛,第一時間趕到積石山縣劉集鄉和大河家鎮展開救援。
現場情況復雜,救援任務繁重,該總隊組建黨員先鋒隊、設立黨員先鋒崗,讓黨旗在抗震救災一線高高飄揚,讓全體任務官兵學有榜樣、做有標桿。
大河家鎮陳家村黨群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向某支隊求助,需要更多人手搬運物資。該支隊第一時間派出以黨員骨干為主的30余名官兵協助搬運救災物資,妥善安置300余名群眾。
在陳家村安置點,為盡快解決受災群眾的住宿和取暖問題,某支隊機動三中隊中士孔得軒沖鋒在前,帶領全班人員連續奮戰4個小時,搭建30余頂帳篷。“我們爭分奪秒地干,只為保障群眾溫暖過夜。”帳篷搭好后,孔得軒和戰友顧不上休息,立即幫群眾架設暖爐。
“為什么官兵精氣神這么足?”該總隊前指領導給出答案,“任務一線有黨組織,關鍵戰位有黨員!”受領任務后,一線任務分隊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廣大黨員叫響“我是黨員我先上”的口號,以實際行動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李蕾 曹世凱)
12月20日早晨,第76集團軍某旅炊事員為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石塬鎮受災群眾供應熱食。楊程浩攝
12月19日,武警甘肅總隊臨夏支隊官兵轉移受傷群眾。許新強攝
12月20日,第940醫院醫療隊醫護人員在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柳溝鄉為受災群眾檢查身體。郭澤天攝
12月19日,武警甘肅總隊機動支隊官兵在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大河家鎮陳家村搭建帳篷。侯崇慧攝
12月20日,第76集團軍組織衛勤人員在災區設立醫療保障點,開展醫療服務工作。王云嶠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