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村里的國防教育義務講解員……”元旦假期,河南省舞陽縣孟寨鎮(zhèn)下澧河村紅九軍紀念廣場人群熙攘,游客在游覽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
舞陽縣是一片紅色熱土,行走村屯之間,隨處可見革命遺址舊址。該縣縣志記載,1944年5月,侵華日軍進攻河南,舞陽淪陷。在民族危亡之際,共產(chǎn)黨人挺身而出,高舉抗日大旗,帶領舞陽人民展開艱苦卓絕的抗日斗爭,譜寫了一曲曲英雄贊歌。
“轄區(qū)紅色資源豐富,保和鄉(xiāng)袁集村陳謝兵團舊址、九街鎮(zhèn)胡崗紅色村史館、太尉鎮(zhèn)林莊村沈東平紅色教育基地等11處紅色場館,每年前來接受國防教育的干部群眾和學生近7萬人次,特別是周末和節(jié)假日人更多?!痹摽h人武部領導說,每一處紅色場館都是一部國防教育“教科書”,我們要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如今,該縣舉辦領導干部培訓班、國防教育宣講、紅色經(jīng)典誦讀等活動時,常常在這些紅色場館開設“沉浸式課堂”。
該縣將11處紅色場館打造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免費向公眾開放,每個場館安排1至2名熟知歷史的村民擔任講解員,為大家講述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的故事。該縣實驗中學二年級學生吳佩珊說,每到周末,她和同學就到縣城周邊的紅色場館去參觀,收獲很大。
“沈東平對敵斗爭機智靈活、方法多樣,能團結(jié)各個方面的力量,在黨內(nèi)有‘機靈鬼’的稱號……”走進沈東平(原名張秉干)紅色教育基地,沈東平的侄子張耀民熱情引導大家參觀,并義務講解?!按蛐∥揖吐牬謇锢先酥v父輩的戰(zhàn)斗故事,我也一直用父輩的精神激勵自己講好紅色故事?!睆堃裾f。
如今,行走在舞陽這片紅土地,紅色舊址、紅色廣場、紅色基地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的重要場所。記者獲悉,該縣軍地將依托紅色資源,推出紅色旅游專線,大力開展紅色培訓、紅色旅游、紅色研學等活動,厚植干部群眾和青少年的愛國情懷。(華定一 王士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