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中旬,記者走進遼寧省朝陽市龍城區聯合鎮大三家村的竹蓀種植基地,近4米高的菇架上,紅托竹蓀朵朵飽滿,香氣四溢。忙著采摘的菇農們笑容滿面,菇棚里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真沒想到,如今在家門口就能掙錢,每年不僅有土地流轉金,年底還有分紅。”大三家村村民趙靜一邊手腳麻利地將成熟的竹蓀摘下,一邊感慨今天的好日子。
在大三家村,像趙靜一樣在基地里干活領工資的村民還有100余人。這是朝陽軍分區幫扶聯合鎮發展食用菌產業,助力村民致富增收的一個縮影。
2008年,朝陽軍分區與聯合鎮結成幫扶對子?!爱敃r,聯合鎮西房申村開始試種香菇,部分村民們率先嘗到甜頭,但基礎設施薄弱,缺少資金和技術支持,無法擴大規模持續增收?!甭摵湘傸h委書記李阿曼回憶說。
為了提高香菇品質和產量,提升市場競爭力,該軍分區投入資金,幫助村民改建鋼結構溫室大棚。改建后的大棚保溫效果好了,兩年能出三季菇。他們還邀請種植技術人員,為村民傳授香菇種植技術,從理論知識到實際操作,從保溫注水到培育采摘,手把手教村民種香菇。
“通過走訪調研和現場考察,我們發現鎮里產業還存在規模不大、層次不高等問題。單靠農戶‘單打獨斗’,增收效果有限,關鍵還得實現產業升級。”該軍分區領導介紹,發現香菇產業發展短板后,他們為企業和鎮里牽線搭橋,促成鎮里成立菌業公司,建成年產300萬棒香菇菌的生產基地。
借著產業發展的東風,該鎮北臺子村順勢成立果蔬專業合作社?!皡⑴c土地流轉的村民每年每畝土地可領到500元的流轉金,年底還有不少于1000元的分紅?!北迸_子村黨支部書記侯玉萍介紹,在軍分區幫扶下,不僅村民收入穩步提高,村集體年均收入也達到10萬元以上。
有了北臺子村的成功經驗,聯合鎮以打造香菇小鎮為重點,全力推進食用菌產業在該鎮12個行政村全面鋪開。
記者在下麻地村種植合作社生產車間看到,數臺烘干機馬力全開,香菇分揀、包裝流水線上,村民們正在忙碌,一袋袋包裝精美的干香菇即將發往全國各地?!拔覀兇宸N植合作社自建成以來,已累計吸納60余名村民就業,每年為村集體增收4萬余元?!毕侣榈卮妩h支部書記魏興家一臉欣喜。
從“小而散”逐步邁向“大而強”,特色產業聚合效應日益凸顯。近年來,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在軍分區助力下,聯合鎮不斷延伸產業鏈條,以規?;藴驶?、品牌化為方向,成立9個食用菌菌業公司和9個食用菌種植合作社,培育滑子菇、紅托竹蓀、赤松茸等9個食用菌品種,注冊自主品牌商標4個,全鎮食用菌產值超億元,2000余名村民受益。
如今的聯合鎮,已成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全國農業產業強鎮。一朵朵小菌菇撐開的“致富傘”,寄托著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繪制著聯合鎮產業振興的藍圖?!跋乱徊?,我們將開發香菇醬、香菇脆等香菇系列衍生產品,繼續延長香菇產業鏈條,進一步提升品牌附加值,幫助村民實現穩定增收?!崩畎⒙判臐M滿地說。(李富強 范奇飛 鮑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