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儲備上,中國缺乏計算機應用型人才,這是應用瓶頸最直接的原因。計算機應用需要計算機與其他領域的交叉學科的發展支持。目前中國大學面向超級計算機的專業課程設置比較少,而計算化學、計算物理等交叉學科設置更少,人才培養與超級計算機實際發展脫節現象較為嚴重。
超級計算機發展焦點集中于應用,產業發展的關鍵在提高公眾認知和應用型超級計算機人才儲備。大學生是國家未來的科技主體力量,培養大學生使用超級計算機的意識和實用技能,對于產業未來發展十分重要。在美日等超級計算機技術發達國家,以競賽的方式培養大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用技能,已經是十分成熟的做法,這些賽事有效地推動了超級計算機的發展。
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長楊咸武說,超級計算機作為科技創新的“加速器”,對于縮短技術研發周期、加快創新成果涌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科技部將在“十一五”成果的基礎上繼續推進我國超級計算機事業的發展,并與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緊密合作,秉承“抓應用、促發展、創環境”的方針,著力解決我國當前超級計算機發展中“重硬輕軟”的問題。“十二五”期間,科技部將進一步加大對大型應用軟件研發的投入力度,重點突破30萬核大型應用軟件的開發工作。同時,大力支持國家863計劃“高效能計算機及應用服務環境”重大項目,繼續推動具備國際領先水平的超級計算機的研制工作。(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