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Nature Method 在線發表了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裴端卿和潘光錦領導的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利用病人尿液細胞獲得神經干細胞”。他們研究通過特殊的手段將一些干細胞因子導入從病人尿液中分離而來的細胞中并通過特殊的誘導培養基培養,成功的將病人的尿液細胞誘導轉變為具有功能的神經干細胞。
神經損傷及神經退行性疾病,如脊髓損傷、帕金森病、腦損傷等由于神經細胞的再生能力差,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通過獲得并移植病人特異性的神經細胞來替代病人本身已經損傷喪失的細胞,從而可達到治愈這類神經系統疾病的目的。然而通常情況下,體外很難獲得并擴增病人本身的神經細胞用于臨床治療。
裴端卿和潘光錦研究組的這一研究成果有效的解決了這一難題并有望在將來的實際治療中發揮重要作用。
這些由尿液細胞轉變而來的神經干細胞能夠在體外擴增并在適當的條件下能夠分化成熟為各種人體中存在的神經元和角質細胞。在進一步的動物模型的移植實驗中,能夠很好的在體內存活和融入宿主的腦環境中。這些重要發現為獲得病人特異性的神經干細胞用于移植治療提供了一個具有極強實用性的技術手段和途徑,有望在將來的臨床應用中發揮重要作用。
著名神經生物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Salk 研究所教授Fred Rusty Gage 對此評論說,“這是干細胞領域中的一大重要突破,尤其是利用非病毒系統利用病人的尿液細胞體外獲得了具有增值能力和體內外分化能力的神經干細胞,在干細胞領域中具有重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