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平方米的教室內,滿滿當當坐著近20名學生。講臺前,三張投影屏幕上布滿密密麻麻的代碼和一些意味深長的坐標曲線。臺上的授課老師不急不緩地講述每一行代碼的用意,臺下聽課的學生個個若有所思,時不時低頭在筆記本電腦上敲幾行代碼。
今年5月,微軟亞洲研究院(上海)和微軟—儀電人工智能創新院在上海揭牌,雙方共同打造的首期人工智能高階人才培訓班也同時開課。每周五、周六,來自漕河涇開發區部分企業的20余名計算機從業人員會齊聚這間位于華鑫科技園的教室,接受來自微軟人工智能領域優秀科學家的指導。這也是上海首個專門針對行業人才向“行業+AI”工程師轉型的高階培訓班。
碼農每天做家庭作業
今年33歲的李灝宇是儀電集團雙創社區“云賽空間”一名計算機工程師,日常工作是為入駐孵化器的初創企業提供云計算方面的技術支持。今年4月,他第一時間報名參加培訓班。經過幾輪篩選,擁有扎實計算機理論和數學基礎的李灝宇獲得公司唯一一個培訓名額。上海儀電人工智能創新院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海鴻說,像李灝宇這樣的“入學經歷”在儀電下屬的企業非常普遍。由于名額有限,每家公司大多只有1個培訓名額。
來自華鑫證券的李少華,今年36歲,大學主修數學,他不僅有入學必備的算法基礎,也研究過機器學習知識。李少華發現,近年來公司越來越多的金融產品需要使用大數據、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相關的概念和技術,“AI+金融”已成為金融服務機構再上一個臺階的重要籌碼。“一聽到創新院有這個課程,我覺得很有意義?!?/p>
來到培訓班的都是各行業具備計算機和數學基礎的成熟人才,因此課程設置也開門見山,直指大家最迫切獲取的新學問?!扒皫字艿恼n還挺簡單,第二個月開始就都是全新的知識?!崩顬羁谥械男轮R,包括神經網絡原理、機器學習原理這些人工智能入門必備的基礎知識,也有針對強化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等熱門方向的專題研討會。
記者注意到,課堂上,來自微軟和儀電的科學家邊講解原理邊現場教編寫代碼。課后學員們則要完成體量頗大的家庭作業,比如“用最精煉的編程語言,離開表象在更高層次描述問題”這一類讓外行感到云里霧里的作業要求,大部分人每周都要花幾個晚上才能完成。
復合型人才可擔當“轉換器”
7月12日是周五,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劉鐵巖為學員們帶來一堂名為“強化學習”的課程。問答環節,有學員提問“強化學習的仿真應該如何構建”,這讓劉鐵巖感觸很深。“這些提問說明他們不是一個與AI無關的外行,已經摸到門道了?!?/p>
然而,掌握入門技術只是表象,觀念的轉變才是本質。劉鐵巖表示,神經網絡知識、上機操作、實際案例剖析都可通過課堂獲取,但這只是技能轉型?!爱斘覀兠媾R一個問題,是把它當作工程系統去解決,還是使用人工智能方案,這就是更關鍵的思想轉型?!眲㈣F巖的研究領域包括人工智能、機器學習、信息檢索、數據挖掘等。由他的研究成果促進了機器學習與信息檢索的融合,因此被國際學術界公認為“排序學習”領域的代表人物。
事實上,科研人員將實驗室成果與實際應用結合的迫切程度,絲毫不亞于傳統IT人才向AI人才轉型的迫切性。當從事理論研究的科學家計劃將一項AI研究與某個實際領域——比如金融相結合時,科學家只懂算法模型,不懂金融證券,此時迫切需要復合型人才擔當“轉換器”,將最尖端的實驗室技術轉變為“看得懂”的產品擺在受眾面前。
記者了解到,第一批培訓班的學員主要來自儀電下屬企業,學員們的培訓成本大都由用人單位主動承擔。搶著花錢把員工送來上學是為哪般?趙海鴻表示,不少細分行業目前都面臨與人工智能技術的結合,如果能在企業內部培養出一批懂人工智能的專業人才,將大大提高企業技術融合的效率。
眼下最缺的還是頂尖人才
培訓班接近尾聲時,學員們將有機會為儀電相關的智能化項目提供技術支持,獲得“真刀真槍”的實戰環境。趙海鴻說,近年來儀電集團在向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的過程中累積了大量行業數據,距離數據越近,向人工智能轉型的身位就越近?!把巯伦钊钡牟皇羌夹g、市場,最缺的是頂尖人才?!?/p>
儀電與微軟開設人工智能創新院的初衷是:讓優秀的人工智能專家、學者言傳身教,培養更多具備前瞻視野和實踐能力的創新型人才。
另一方面,中國對人工智能場景的應用熱情為這一領域創造了廣闊市場。以儀電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為例,研究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的行業專家們對軌道交通、城市規劃、醫療、教育等了如指掌,但如何把智慧城市解決技術向AI轉型,這當中存在相當大的知識跨度。“讓懂行業、懂技術的人才也懂AI”不僅是行業企業的訴求,也是儀電這樣大型國企探索產業轉型升級、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切口。
開設在職人才培訓班,微軟—儀電人工智能創新院還有一個更高的自我挑戰:建立可持續的人工智能人才培育體系。趙海鴻說,如同中小學教學每年都要修訂教學大綱,人工智能作為技術更新迭代極快的產業領域,更需要一個穩定的專家班底去編寫教材、構建實驗環境、完善知識體系。
下一步,微軟—儀電人工智能創新院將與高校合作,聯合培養人工智能專業人才。此外,創新院還將開設面向社會公眾的人工智能基礎課程以及政府部門決策人員、企業高管培訓班。同時,為中小學人工智能課程培養教學師資,幫助各年齡層開辟認識人工智能世界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