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黄网av在线,国产精品第2页,国产成人精品国内自产拍免费看

首頁  ?  科學  ?  科學探索

二○一八年我國研發經費逼近兩萬億

2019-09-02 08:50:39

來源: 科技日報

  8月30日,國家統計局、科技部和財政部公布《2018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顯示,2018年,全國共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19677.9億元,比上年增加2071.8億元,增長11.8%;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19%,比上年提高0.04個百分點。

  “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國家財政收入趨緊的形勢下,我國科技經費投入保持良好增長態勢,研發經費仍保持兩位數的增速增長。”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科技統計與分析研究所副所長朱迎春說,當前我國研發經費增速保持世界領先,不僅高于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同時也領先于新興經濟體。

  國家統計局社科文司統計師李胤解讀《公報》時表示,自2013年研發經費總量超過日本以來,我國的研發經費投入一直穩居世界第二。2018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超過2017年歐盟15國平均水平(2.13%),相當于2017年經合組織35個成員國中的第12位,正接近經合組織平均水平(2.37%)。

  研發經費和國家財政科技支出保持快速增長,成為《公報》中的亮點。2018年,國家財政科學技術支出9518.2億元,比上年增加1134.6億元,增長13.5%;財政科學技術支出與當年國家財政支出之比為4.31%,比上年提高0.18個百分點。其中,中央財政科學技術支出3738.5億元,增長9.3%,占財政科學技術支出的比重為39.3%;地方財政科學技術支出5779.7億元,增長16.5%,占比為60.7%。

  “國家財政科學技術支出較上年增長13.5%,創下2013年以來歷史新高。特別是中央財政科技支出增速表現突出,較上年增長9.3%,創近6年來新高。”朱迎春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國家財政科技支出的大幅提高,將對形成全社會重視研發、投入研發新局面,形成多元化的研發投入格局,發揮重要導向和引領作用。

  2018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為1090.4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占研發經費比重為5.5%,與上年持平。李胤解釋說,三大主體均實現較快增長,高等學校、政府屬研究機構和企業的基礎研究經費分別為589.9億元、423.1億元和33.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1%、10.1%和15.7%。其中,高等學校對全社會基礎研究經費增長的貢獻為51.1%,是基礎研究投入的主體。

  與此同時,企業依然是全社會研發經費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量。《公報》顯示,2018年,我國研發投入的三大主體——企業、政府屬研究機構和高等學校研發經費分別比上年增長11.5%、10.5%和15.2%,對研發經費增長的貢獻分別為75.9%、12.4%和9.3%。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研發經費分別為13650億元、3537.3億元和2490.6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10.8%、14.3%和13.4%。東部地區研發經費占全國比重達69.4%,繼續保持領先優勢;中西部地區追趕步伐加快,中部地區占全國比重由2013年的17.4%提高到2018年的18%,西部地區占比由2013年的12%提高到2018年的12.7%。

  “從區域研發經費投入情況來看,大部分省市都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態勢。其中,北京、廣東等15個地區的研發經費增速超過15%。從研發經費投入強度情況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大于2%的地區由去年的9個增至11個,湖北和重慶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邁入了2%時代,北京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歷史新高度。”朱迎春說,需要注意的是,內蒙古、吉林和黑龍江等地區研發經費和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出現雙下降。

  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為2.19%,連續5年超過2%,并再創歷史新高。但李胤直言,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與美國(2.79%)、日本(3.21%)等世界科技強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基礎研究、政府資金占比偏低等問題仍較突出,能真正形成關鍵核心技術、解決“卡脖子”問題的重要科技成果仍不足,投入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

  為此,李胤建議,我國應進一步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完善鼓勵研發投入的政策體系,引導社會各界對基礎研究的投入與布局。同時,加強統籌協調,推進管理考評機制改革,提高資金利用效率,提升科技經費投入的有效性和針對性。(記者 劉 垠)

  • 相關閱讀
  • 植根上海的新經濟企業呈現集體爆發態勢

      上海,從不缺少創新的基因和創業奮斗的傳奇。   新電商平臺拼多多日前發布今年第二季度財報:截至8月29日美股收盤,其市值已超越傳統互聯網巨頭百度,成為中國第五大互聯網公司。至此,中國市值前十位的互...

    時間:09-02
  • 微重力技術實驗衛星成功發射

      8月31日7時41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固體運載火箭將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二期)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首發星——微重力技術實驗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時間:09-02
  • 籃球世界杯:首次實現“5G+8K”技術示范應用

      “圖像超清晰,運動員臉上表情的細微之處都看得一清二楚,信號很流暢,首秀竟然有這么好的效果。”8月31日,在北京五棵松籃球公園戶外大屏現場直播試播2019年國際籃聯籃球世界杯北京賽事時,很多觀眾對5G實時...

    時間:09-02
  • “科學辟謠平臺”啟動:辟謠也需要“國家隊”

      有了“科學辟謠平臺”,有眾多來自各個行業、各有專長的專家助陣,辟謠信息將會更權威、更及時、更準確。   據央視報道,由中國科協、國家衛健委等多部門打造的“科學辟謠平臺”,8月30日正式啟動。各大網...

    時間:09-02
  • “ZAO”被屏蔽:無視用戶隱私權利值得反思

      任何一家謀求長遠的正派企業,都不應該把發展的代價寄托于用戶隱私之上。   近日,變臉應用“ZAO”因用戶協議涉嫌侵犯用戶隱私而遭到質疑。輿論壓力之下,該軟件修改用戶協議,增加“刪除”功能。不過,9月...

    時間:09-02
  • 人工智能芯片發展需找準突破點

      作為人工智能(AI)產業發展的基石,AI芯片近年來發展迅猛,眾多企業紛紛布局。然而,在日前于上海舉行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業界人士表示,當前AI芯片發展看似火熱,其實全球AI芯片產業尚處于“嬰兒期...

    時間:09-02
  • 可控的人工智能 才有未來

      張田勘   8月29日,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開幕。世界一些國家的著名科技公司和學界、產業界著名人士參加了此次大會,對人工智能的發展進行展望分析和獻計獻策。中國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

    時間:09-02
  • 以開放態度擁抱人工智能

      近日,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世博中心舉行。大會圍繞前沿算法、類腦智能、AI芯片、無人駕駛、智能機器人、AI+5G、AI+教育、AI+醫療、AI+工業,以及投融資等熱門話題進行研討,以期推動人工智能產業和技...

    時間:09-02
  • 反“網絡霸王條款”需要互聯網思維

      馮海寧   在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下,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接踵而現。與此同時,新的消費糾紛不斷涌現。點餐時需要下載客戶端、在線預訂沒享受到服務卻遭遇商家不退款、APP...

    時間:09-02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原市| 九台市| 合肥市| 固安县| 襄汾县| 商水县| 泰来县| 贡嘎县| 辽中县| 盐亭县| 安国市| 西乌| 天长市| 来安县| 如皋市| 沧源| 澄城县| 星子县| 靖安县| 龙川县| 嘉兴市| 五台县| 乡城县| 余干县| 巴南区| 临高县| 荃湾区| 黔南| 湘西| 楚雄市| 平南县| 开封市| 普格县| 栾城县| 巢湖市| 隆化县| 南宫市| 封开县| 双峰县| 梅河口市| 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