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黄网av在线,国产精品第2页,国产成人精品国内自产拍免费看

首頁  ?  科學  ?  科學探索

二○一八年我國研發經費逼近兩萬億

2019-09-02 08:50:39

來源: 科技日報

  8月30日,國家統計局、科技部和財政部公布《2018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顯示,2018年,全國共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19677.9億元,比上年增加2071.8億元,增長11.8%;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19%,比上年提高0.04個百分點。

  “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國家財政收入趨緊的形勢下,我國科技經費投入保持良好增長態勢,研發經費仍保持兩位數的增速增長。”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科技統計與分析研究所副所長朱迎春說,當前我國研發經費增速保持世界領先,不僅高于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同時也領先于新興經濟體。

  國家統計局社科文司統計師李胤解讀《公報》時表示,自2013年研發經費總量超過日本以來,我國的研發經費投入一直穩居世界第二。2018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超過2017年歐盟15國平均水平(2.13%),相當于2017年經合組織35個成員國中的第12位,正接近經合組織平均水平(2.37%)。

  研發經費和國家財政科技支出保持快速增長,成為《公報》中的亮點。2018年,國家財政科學技術支出9518.2億元,比上年增加1134.6億元,增長13.5%;財政科學技術支出與當年國家財政支出之比為4.31%,比上年提高0.18個百分點。其中,中央財政科學技術支出3738.5億元,增長9.3%,占財政科學技術支出的比重為39.3%;地方財政科學技術支出5779.7億元,增長16.5%,占比為60.7%。

  “國家財政科學技術支出較上年增長13.5%,創下2013年以來歷史新高。特別是中央財政科技支出增速表現突出,較上年增長9.3%,創近6年來新高。”朱迎春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國家財政科技支出的大幅提高,將對形成全社會重視研發、投入研發新局面,形成多元化的研發投入格局,發揮重要導向和引領作用。

  2018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為1090.4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占研發經費比重為5.5%,與上年持平。李胤解釋說,三大主體均實現較快增長,高等學校、政府屬研究機構和企業的基礎研究經費分別為589.9億元、423.1億元和33.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1%、10.1%和15.7%。其中,高等學校對全社會基礎研究經費增長的貢獻為51.1%,是基礎研究投入的主體。

  與此同時,企業依然是全社會研發經費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量。《公報》顯示,2018年,我國研發投入的三大主體——企業、政府屬研究機構和高等學校研發經費分別比上年增長11.5%、10.5%和15.2%,對研發經費增長的貢獻分別為75.9%、12.4%和9.3%。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研發經費分別為13650億元、3537.3億元和2490.6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10.8%、14.3%和13.4%。東部地區研發經費占全國比重達69.4%,繼續保持領先優勢;中西部地區追趕步伐加快,中部地區占全國比重由2013年的17.4%提高到2018年的18%,西部地區占比由2013年的12%提高到2018年的12.7%。

  “從區域研發經費投入情況來看,大部分省市都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態勢。其中,北京、廣東等15個地區的研發經費增速超過15%。從研發經費投入強度情況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大于2%的地區由去年的9個增至11個,湖北和重慶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邁入了2%時代,北京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歷史新高度。”朱迎春說,需要注意的是,內蒙古、吉林和黑龍江等地區研發經費和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出現雙下降。

  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為2.19%,連續5年超過2%,并再創歷史新高。但李胤直言,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與美國(2.79%)、日本(3.21%)等世界科技強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基礎研究、政府資金占比偏低等問題仍較突出,能真正形成關鍵核心技術、解決“卡脖子”問題的重要科技成果仍不足,投入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

  為此,李胤建議,我國應進一步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完善鼓勵研發投入的政策體系,引導社會各界對基礎研究的投入與布局。同時,加強統籌協調,推進管理考評機制改革,提高資金利用效率,提升科技經費投入的有效性和針對性。(記者 劉 垠)

  • 相關閱讀
  • 共享停車亟待破坎前行

      這段時間,全國不少地方頻頻探索共享停車的實招、妙招,隨著共享停車市場擴大,一些深層次矛盾開始凸顯:部分地區的鼓勵政策尚未完全落地,業主和物業對使用安全仍有較大憂慮,缺乏規模甚至讓一些地區的共享...

    時間:09-18
  • 硬核科技顯實力 國之重器增底氣 ——第21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科技部展區速記

      科技日報上海9月17日電 侯樹文 本報記者 王 春 機器人核心器件諧波減速器壽命超過3萬小時;碳纖維技術車身,可靈活編組的下一代地鐵;山嶺隧道“穿山甲”TBM硬巖掘進機,實現最高日進尺86.5米的世界之最……...

    時間:09-18
  • 哈勃常數又出新值讓宇宙年輕二十多億歲

      宇宙“芳齡”幾何?這個亙古難題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德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雜志撰文稱,他們利用引力透鏡效應計算出了新的哈勃常數,得到的宇宙年齡為114億歲,比目前主流觀點認為的137億歲年輕20多億...

    時間:09-17
  • 無錫物聯網十年: 從“無人區”到“新高地”

      全國首個窄帶物聯網全域覆蓋的地級市、全國首個物聯網連接規模超千萬的地級市、全國首個高標準全光網城市、全國首個IPv6規模商用網絡、全球最大規模的城市級車聯網應用示范城市,人們印象中出產太湖三白,自...

    時間:09-17
  • “5G高新視頻”來了

      近日,中國廣電·青島5G高新視頻實驗園區項目戰略合作備忘錄簽署及揭牌儀式在青島舉行,該園區也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全國布局的首個5G高新視頻實驗園區。作為一個新概念,“5G高新視頻”在“2019青島國際影...

    時間:09-16
  • 互動體驗是提高科普率的催化劑

      親眼目睹“地球”上一場大氣風暴,遠程為蔬菜施肥,在機器人實驗室看最新人工智能成果……第九屆北京科學嘉年華日前在北京科學中心開幕,372項科學體驗項目整裝列隊,迎來了大批愛“玩”科技的孩子們。(9月...

    時間:09-16
  • 蒼蠅比你反應快,或因看世界的方法更簡單

      我們拍蒼蠅的時候,蒼蠅會非常迅速地飛走,你知道蒼蠅是怎么看到威脅并迅速做出反應的嗎?   近日,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研制了新型仿生復眼視覺系統,通過對復眼結構及探測方法等多...

    時間:09-16
  • “AI醫生出道”——“智慧醫療”讓看病更簡單

      新華社長沙9月12日電(記者帥才)借助大數據和超級算法,醫療與技術深度融合,“AI醫生”(人工智能醫生)正在走進人們的生活,為群眾就醫帶來了更多便利,為疾病診斷提供支持。這是記者從近日在長沙舉辦的世...

    時間:09-13
  • 70年,中國航天發射次數從零“飛”到300+

      新華社北京9月12日電(記者陳芳、胡喆)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了!人們或趴在窗前、或等在曠野,凝視頭頂的夜空,聆聽來自宇宙的那曲《東方紅》。那時,航天對于中國人來說,依然是個遙...

    時間:09-13
  • 幫初創企業跨過芯片研發資金門檻

      近日,在2019全球創投峰會集成電路和光電芯片論壇上,由陜西光電子集成電路先導技術研究院、大西安產業引導基金、西安中科創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等12家單位聯合出資的陜西先導光電集成創投基金宣布完成募資...

    時間:09-12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雄市| 高雄县| 石狮市| 水城县| 漳平市| 天祝| 兰西县| 金塔县| 乌审旗| 阿城市| 蕉岭县| 湟源县| 邹城市| 南阳市| 扎囊县| 五河县| 明星| 新兴县| 拉孜县| 北宁市| 沙河市| 来安县| 黄大仙区| 泽州县| 师宗县| 新安县| 金乡县| 湘西| 越西县| 铜山县| 来凤县| 拜城县| 巧家县| 孟连| 通辽市| 阳泉市| 涞源县| 离岛区| 大同市| 兴仁县| 九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