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商用啟動,業界期待這項新技術帶給傳統行業新變革。比如對汽車行業而言,這將意味著自動駕駛、車聯網迎來加速和突破,讓整個產業充滿想象空間。
“未來智慧交通的發展趨勢勢必為智能化、網聯化,從而在感知資源共享的環境下實現交通網絡的全局最優化?!北本┖娇蘸教齑髮W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田大新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說,車聯網技術實現了將每輛網聯車以及路側智能設備感知的信息快速區域共享,大幅度降低重復數據的處理時耗和能耗,提高了感知層的效率與準確率,而自動駕駛車輛則可基于從車聯網中獲得的交通環境信息,實時做出快速合理的決策,提高交通運行的效率及交通安全水平。
5G具有高速度、低時延、低功耗等優點,車聯網及自動駕駛是5G的重要應用場景。
談到5G的推動作用,田大新認為之前的車聯網受車載通信終端滲透率的影響,往往都只能用于試驗場或少部分車。5G普及后,數據傳輸速率及質量都有較大提高,車輛只需安裝低成本的信號接收器就可完成V2X通信,這將大幅度提高車聯網的滲透率。
此外,5G技術提高了數據傳輸的效率,未來車輛可以通過5G網絡將需要處理的數據傳給路側邊緣服務器,從而提高數據處理的效率及降低車輛的能耗。5G技術提高了車聯網內信息傳輸效率的同時,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息傳輸的安全性?;谶@一特點,政府部門可以基于5G技術對網聯車輛進行云管云控,遠程實現車聯群體智能。
據悉,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示范運行區(首鋼園)及房山區5G自動駕駛示范區現已部署了5G網絡,路側設備全息感知高速環境,與車內通信設備和云控中心形成V2X系統,實現了實時信息交互環境下的無人接駁、編隊行駛等場景。北京亦莊也計劃年底前實現5G覆蓋,并開放40平方公里范圍作為自動駕駛開放測試區域。
現階段,全球自動駕駛測試多停留在單車智能測試階段,下一步加快推廣步伐,田大新認為需從兩個層面推進:
一方面,政府層面盡快布設自動駕駛及車聯網相關基礎設施,如基站、路側感知單元、邊緣智能服務器等;還應建設自動駕駛及網聯車輛管控平臺,提高自動駕駛及網聯車輛的行車安全性。同時,還要明確V2X通信、邊緣計算等相關技術標準及收費方法,為自動駕駛提供路側硬件及政策基礎。
另一方面,研究機構、高校及相關企業層面應針對自動駕駛及車輛網進行多場景、多工況下的研究與測試。特別是不同網聯車聯滲透率下的交通運行效率的研究,為車聯網及自動駕駛的分階段普及打下理論及測試基礎。(凌紀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