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黄网av在线,国产精品第2页,国产成人精品国内自产拍免费看

首頁  ?  科學  ?  科學探索

遙望太陽 珍愛地球

2019-12-09 08:32:14

來源: 經濟日報

  經歷了漫長時光后,太陽逐漸接近生命的盡頭。它的光芒開始增強,體積開始膨脹,表面逐漸接近原本距離太陽表面1.5億公里的地球軌道,并將它吞沒。這一幕并非杞人憂天,而是根據我們已知物理規(guī)律所得到的嚴謹科學結論——在未來某天,太陽會走到生命的盡頭。屆時,人類是不是該跑路,準備“流浪地球”了?不,現在就流浪,未免有點早。

  太陽作為太陽系的中心天體,采用核聚變的方式向太空釋放光和熱。在此過程中,太陽將分子量為1的氫原子核,經過3步中間過程,聚變成分子量為4的氦原子核,其中損失的質量轉化成了太陽發(fā)光發(fā)熱的能量。

  通過與太陽相同的核聚變原理,人類研發(fā)出氫彈,能夠產生巨大爆炸威力,是一種不可控的核聚變裝置。為了利用這種效率極高、清潔無污染的能量產生方式服務我們的生產生活,科學家們一直致力于可控核聚變裝置的研究。遺憾的是,雖然各國投入大量資源開展研發(fā),目前距離可控核聚變裝置實用化,尚有很長一段距離。

  而太陽已經穩(wěn)定進行了約46億年的可控核反應,持續(xù)不斷地用光和熱哺育整個太陽系。那么,控制太陽不變成一顆氫彈的力量來自哪里呢?

  平衡使太陽沒有成為氫彈

  其實,控制太陽不變成一顆氫彈的力量,就是我們熟悉的重力。從感覺上,司空見慣的重力似乎很難與毀天滅地的核反應相匹敵。但量變會引起質變,聚合成質量相當于33萬個地球的太陽組成物質,其所產生的重力,足以控制住核反應。可以說,重力與核反應之間的相互作用,主宰了太陽的生命印記。

  太陽這樣的恒星形成于原始星云,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組成原始星云的物質會不斷聚集收縮,密度和壓強不斷增大。而在人類制造的核聚變裝置中,要想像啟動汽車發(fā)動機一樣使核聚變開始,相當困難。因為在核聚變中,帶正電荷的原子核間存在靜電斥力,如同一座大山橫亙在核聚變發(fā)生的道路上,必須先有足夠的能量克服靜電斥力,才能讓發(fā)生聚變的原子核足夠接近。

  而太陽形成時,僅僅依靠重力的擠壓就點燃了核聚變。由于物質本身壓強產生的向外膨脹力,不足以抵御驅動物質向內收縮的重力,因而,星云中物質一邊聚集一邊向內收縮的過程可以不斷持續(xù)下去;其中心的密度和壓強持續(xù)增高,迫使氫原子核相互接近,進而觸發(fā)了核聚變反應開始。同時,恒星中聚集的質量又決定了核反應的速率——恒星質量越大,中心會受到更大重力壓迫,產生更高壓強,使更多氫原子核相互接近,核反應速率也就更高。

  當太陽逐步成為一顆成熟的恒星后,其核反應速率與恒星物質的重力達到了一種簡潔又精巧的平衡。如果太陽從平衡態(tài)向外膨脹,中心受到的擠壓減小,核反應速率會降低,產生的能量會減少,恒星中心的溫度會降低。由此,恒星中心向外膨脹的力無法支撐恒星向中心收縮的重力,膨脹過程將無法持續(xù)。反過來說,如果太陽向中間收縮,將會使核反應加速,產生更大向外膨脹的力,收縮過程同樣無法持續(xù)。總之,一旦步入壯年,太陽只能穩(wěn)定在一個相對固定的個頭上。

  這種精巧的平衡并非太陽的專利,而是放之宇宙而皆準的基本原理。科學家們通過長期觀測積累后發(fā)現,處于壯年的恒星幾乎都處在這樣一種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中,被稱之為“主序恒星”。對它們來說,質量較大的、平衡狀態(tài)下的核反應速率要更高。

  太陽的終結與地球的流浪

  如同人有生老病死,上文所說的這種平衡也不能天長地久——太陽會在經歷一系列膨脹、爆炸與脈動后,最終歸于沉寂。

  而在這一切開始之前,人類得想辦法“跑路”,準備“流浪地球”了。由于太陽這個“大爐子”會隨著時間增長越燒越旺,當爐中燃料燃盡時,應該將灰燼請出,再加入新燃料繼續(xù)燃燒。然而,對太陽這樣的恒星,沒有外部的力量為它完成這個過程。核反應消耗氫,產生氦,都堆積在恒星內部。氦的分子數大于氫,因此恒星內部密度會隨著恒星年齡的增加而增大,內部核反應速率也會逐漸增加。

  研究計算表明,目前,太陽的核反應速率大概比太陽剛成為主序恒星時大30%,幾十億年后,不斷加快的太陽核反應速率會使太陽輻射出的能量約為目前2倍。在如此劇烈的輻射照耀下,地球表面溫度將達到上百攝氏度,海洋和湖泊中的液態(tài)水會被汽化。以我們目前的認知,包括人類在內的生物體是無法在這種環(huán)境下生存的——除非人們研發(fā)出了能夠遮擋太陽劇烈輻射的裝置。屆時,太陽仍處于主序恒星狀態(tài)。

  而再往后,太陽中心區(qū)的氫燃燒殆盡,停止了氫聚變成氦的熱核反應,變成了一個氦核。由于沒有了核反應對抗重力,恒星中心附近的物質開始向核心擠壓,不斷增高核心溫度;距離核心較遠的一些殘存氫在高溫作用下被點燃,驅動太陽外層不斷向外膨脹,相繼吞并水星與金星的軌道,并有可能吞沒地球的軌道。屆時,太陽已經退出了主序恒星行列,變成一顆紅巨星,這是恒星燃燒到后期所經歷的一個不穩(wěn)定階段。

  接著,太陽進入了“內外兩開花”的狀態(tài)。除了外部的氫殼繼續(xù)發(fā)生核聚變反應外,內核殘存的氦在不斷增大的溫度作用下被“點燃”,發(fā)生了由氦聚變成碳的核反應,而這一時間短的讓人驚嘆——在數分鐘內,相當于太陽質量40%的氦被劇烈“燃燒”成碳,釋放出大致相當于太陽在當前狀態(tài)下持續(xù)數百萬年所釋放的能量。這種現象被科學家們稱之為“氦閃”。之后,太陽在繼續(xù)燃燒氦的同時,自身已無法回到平衡狀態(tài),只能不斷交替膨脹與收縮,成為一顆脈動變星,即由脈動引起亮度變化的恒星。

  當氦再次燃盡時,太陽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盡頭——太陽核心的物質將塌縮成一顆密度極高的白矮星,而外層物質則會向外擴張,形成行星狀星云。白矮星的密度極高,1立方厘米白矮星的質量就足有1噸。

  那么,屆時地球的命運會怎么樣呢?在紅巨星的演化過程中,吞并地球的軌道是大概率事件。之前有學者認為,由于太陽釋放的能量都是質量轉化來的,太陽總質量會隨著核反應進行而減少,地球受到的引力也會相應減小,會自發(fā)向遠離太陽的方向運動。然而,2008年發(fā)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的一項研究發(fā)現,潮汐力會遲滯地球遠離太陽的腳步,否定了地球這樣逃出升天的可能。不過,在太陽變成紅巨星前,地球就已經被烤成一片不毛之地。如果坐等大自然的力量拯救我們,恐怕已經來不及了。

  被眷顧的星球

  要預知幾十億年后發(fā)生在太陽身上的事情,天文學家除了可以依靠理論計算和計算機模擬外,還能通過遙看處于不同“年齡”的漫天恒星來勾勒出恒星演化過程的全貌。牛頓、愛因斯坦以及一眾天文學家聯(lián)手保證,我們的太陽應該會按照前文描述過程走完一生。

  因此,大家無需擔心太陽會提前衰老并吞并地球。同時,這也許能讓我們再次發(fā)現家園——地球的可貴。這是一顆受到上天太多眷顧的星球,它處在太陽周圍的宜居帶里,可以允許液態(tài)水穩(wěn)定存在孕育生命;較強的地磁場屏蔽了太陽高能粒子的侵襲,保護了大氣層不被太陽風吹走;太陽不會爆發(fā)過于強大的耀斑,否則地球將持續(xù)處于強X射線和伽馬射線的轟擊之中;大氣層的密度和成分能夠有效的調節(jié)溫度,讓我們處于既不冷又不熱的環(huán)境中;適度傾斜的地軸使大部分地區(qū)有了四季變化;地球軌道之外的太陽系其他大行星又吸引了不少可能撞擊地球的小天體。

  當這些有利因素集中到一起時,才讓這個星球上有了多姿多彩的生靈,孕育出人類生命。當我們將望遠鏡指向浩瀚的宇宙之中,試圖從繁星間找到一顆與我們同樣幸運的行星時,卻始終沒有一個確定性的發(fā)現。如果現在我們就踏上流浪之路,其實并不知道哪里才是安身之地。

  好在太陽生命的終結發(fā)生在幾十億年之后,現在的我們可以好好珍惜家園,不讓戰(zhàn)爭、污染、氣候變化、能源消耗將其破壞,將一個美麗多彩的地球一代一代傳下去。

  • 相關閱讀
  • 中國科學家獲得亞洲科學大獎

      記者從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獲悉,12月6日,日本仁科紀念基金會在東京會館召開仁科芳雄獎項的頒獎典禮和晚宴,基金會理事長、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小林誠宣布,將2019年度“仁科芳雄亞洲獎”授予中國科學...

    時間:12-10
  • 應用場景勤落地 城市管理更智慧

      作為國家首批智慧城市試點,中新天津生態(tài)城加快實施“生態(tài)+智慧”雙輪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著力打造生態(tài)城市升級版和智慧城市創(chuàng)新版。日前,中新天津生態(tài)城華為濱海基地投入運營,27個智能產業(yè)項目“牽手”落戶,將...

    時間:12-10
  • “鵲橋”又有新動作 三根天線探秘宇宙黑暗時代

      自順利著陸月球背面以來,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事實上,我們能得知它們的動態(tài),多虧“鵲橋”號中繼星架起的通信橋梁。   在提供通信中繼服務的同時,“鵲橋”號中繼星還肩...

    時間:12-10
  • “量子壓縮”升級LIGO 每周都能發(fā)現新引力波

      2015年9月,位于美國的激光干涉重力波觀測儀(LIGO)首次探測到引力波,驗證了愛因斯坦提出的“百年猜想”,人類天文學開啟了“引力波時代”。   日前,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時間:12-10
  • 個人信息泄露 APP默認勾選問題最嚴重

      “數據顯示,在受訪者遇到的APP個人信息保護問題中,最多的是默認勾選問題,占64.69%。”日前,在由南方都市報大數據研究院·南都個人信息保護研究中心主辦的“2019啄木鳥數據治理論壇”上,南都個人信息保護...

    時間:12-10
  • 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器可引發(fā)核聚變

      根據核物理的理論,控制受控核聚變需要高能量。但是,利用X射線的最新自由電子激光器提供的能量和電磁場,可以在較低能量下引發(fā)核聚變,德國德累斯頓—羅森多夫亥姆霍茲中心(HZDR)科學家在《物理評論》雜志...

    時間:12-10
  • “i深圳”區(qū)塊鏈電子證照平臺上線

      深圳市統(tǒng)一政務服務APP“i深圳”區(qū)塊鏈電子證照應用平臺9日正式上線發(fā)布,實現居民身份證等24類常用電子證照上鏈,在個人隱私得到最大程度保護的基礎上,企業(yè)市民攜帶紙質證明辦事的不便將大大減少,辦事有望...

    時間:12-10
  • 打破科技創(chuàng)新體制壁壘

      最近,201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共產生了75位院士和29位外籍院士。值得關注的是,本次當選的75位院士中,有兩名院士來自民營企業(yè),王堅院士更是被稱為“民企院士第一人”。   前不久,科技部公布...

    時間:12-10
  • 人工智能發(fā)展之路還很長

      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正在對經濟發(fā)展、社會進步、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等方面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我國人工智能發(fā)展起步較晚,要努力在理論、方法、工具、系統(tǒng)等方面取得變革性...

    時間:12-10
  • 電力數據動腦 千家萬戶受益

      輸入關鍵詞,電網扶貧、用電情況、上網電量等數據一目了然;線路故障、區(qū)域停電可預測預警;實時采集“供能—用能”全過程數據,為用能企業(yè)建立能耗智慧管理體系,指導企業(yè)能源使用更合理、更經濟;為全省30...

    時間:12-10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南区| 莱西市| 乌拉特后旗| 三原县| 麻阳| 隆安县| 扎兰屯市| 丽水市| 昭觉县| 上饶市| 南川市| 合水县| 大化| 陇川县| 乡宁县| 文成县| 鹿泉市| 阳曲县| 安阳市| 乌恰县| 大新县| 泽普县| 峡江县| 临夏市| 呼图壁县| 井冈山市| 京山县| 沂源县| 铁岭市| 晋州市| 靖远县| 平泉县| 大宁县| 河源市| 涪陵区| 玛纳斯县| 板桥市| 隆回县| 霍林郭勒市| 富宁县| 克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