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黄网av在线,国产精品第2页,国产成人精品国内自产拍免费看

首頁  ?  科學  ?  歷史考古

科學家重建白鰭豚物種的種群歷史

科學家重建白鰭豚物種的種群歷史

2013-10-30 10:20:00

  南京師范大學與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合作,成功完成了白鰭豚的全基因組序列測定與分析工作。通過對白鰭豚基因組的初步分析,科學家揭示了鯨類的次生性水生適應機制,并重建了該物種的種群歷史。相關論文在線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白鰭豚是我國特有的水生哺乳動物,僅僅分布在長江中下游水域,是全世界四大淡水豚類之一,享有“水中大熊貓”的美譽。然而,由于人類影響的不斷加劇以及棲息地喪失,白鰭豚的種群數量在過去幾十年里急劇衰退,目前已處于功能性滅絕狀態。

  通過比較基因組學分析,科學家發現了一系列有助于白鰭豚適應水中生活的基因,包括與嗅覺、味覺、視覺、聽覺和大腦擴張有關的基因。而對種群歷史的分析則顯示:該物種在末次盛冰期的末期曾經歷一次較為嚴重的種群瓶頸效應,古氣候及海平面變化與此次種群波動密切相關。據論文的通訊作者之一、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楊光介紹,盡管有證據表明一萬年前白鰭豚曾遭遇種群瓶頸,但該物種最終滅絕的原因卻是由人類在長江的活動造成。“除了遺傳因素以外,大家一致的觀點是過度捕撈、船舶航運、水利工程建設、環境污染等人類活動加劇了白鰭豚生境的不斷惡化。”

  談到開展這項研究的初衷,楊光表示,科學家們不僅是要從遺傳和進化上來探討鯨類物種的起源與水生適應等重大科學問題,“更重要的是,希望通過揭示這一珍稀物種的遺傳多態性,向公眾宣傳保護瀕危物種及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 相關閱讀
  • 科學家再次在長江中下游尋找白鰭豚

      12日下午,長江淡水豚類科考隊行至洪湖白鰭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考人員向記者透露,除了長江江豚,這次科考仍然對再次發現白鰭豚抱有一絲希望。這也是自2006年以來,科學家再次在長江中下游全流域尋找&l...

    時間:11-13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乡宁县| 望奎县| 彩票| 陵水| 勃利县| 行唐县| 奎屯市| 茌平县| 晋中市| 嘉祥县| 白水县| 娄烦县| 伊川县| 孟州市| 隆德县| 竹北市| 郎溪县| 佛山市| 永寿县| 名山县| 桂林市| 佛冈县| 南澳县| 汕尾市| 方正县| 太原市| 保靖县| 遂昌县| 保定市| 绥德县| 柏乡县| 昌乐县| 广元市| 宜君县| 吉安市| 溆浦县| 蒙阴县| 武平县| 柳河县| 容城县| 花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