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積敏 中共中央黨校非洲拉美研究所
1月9日—10日,第十屆北美領導人峰會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舉行。本次峰會聚焦促進經濟發展、提升供應鏈韌性、應對氣候變化、解決移民問題、打擊毒品走私等議題。
就美國而言,西半球一直以來都被其視為“后院”,而北美地區更是其“后院的后院”,其重要性顯而易見。拜登政府在其“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強調,“沒有一個地區比西半球更能夠對美國造成直接影響”。不過,在美國國家安全戰略框架中,西半球之于美國的重要性主要在于應對諸如非法移民、毒品走私、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問題以及加強經貿聯系,促進北美地區一體化進程等方面。
北美盡管是美國的周邊地區,但“南北無強鄰”的地緣環境已然成為美國的一項戰略優勢,可以讓美國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更富戰略意義的歐洲、印太等地區。從這個角度來說,美國雖然重視西半球,但并不認為西半球是美國維持其全球主導地位的關鍵地區,也沒有將最主要的精力與資源投入到這一地區。
或許,正源于此,墨西哥總統洛佩斯在與拜登會晤前公開表示,美國應向該地區投入更多資源,更加重視與平等地對待其鄰國。他強調:“現在是結束這種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遺忘、拋棄和蔑視的時候了,這與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的睦鄰政策背道而馳。”
然而,隨著中美戰略競爭的加劇,西半球特別是北美地區對于美國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拜登政府在其“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也明確表示,重振與美洲的伙伴關系以建立與維持西半球內部的經濟韌性、民主穩定與公民安全至關重要,其中一項重要舉措就是要“保護該地區免受中國、俄羅斯、伊朗等外部干涉或脅迫”。顯然,未來北美乃至于西半球之于美國的重要意義將不再僅限于地緣意義上的周邊以及應對非傳統安全挑戰等領域,而且還將被納入到美國更宏大的應對大國戰略競爭體系之內。
這一點從本次峰會的主要議題上也可窺一斑,主要體現在經貿、基礎設施建設、供應鏈韌性等層面。從經貿層面來看,美國希望將“美墨加協定”進一步強化,甚至是擴大化,以作為新一代區域自貿協定的一個模板。本次峰會期間,美國和墨西哥領導人重申將“致力于將‘美墨加協定’作為北美競爭力的基石以及經濟繁榮和社會發展的基礎”。
眾所周知,“美墨加協定”包含有所謂的“毒丸”條款,即:任何一方與非市場經濟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議時,應允許其他各方在發出6個月的通知后終止本協議,并以它們之間的協議(雙邊協議)來取而代之。顯然,該項條款具有明顯的排他性與歧視性色彩,而中國顯然是其針對的最重要對象。
從基礎設施建設層面來看,拜登強調美國主導推出的“全球基礎設施投資與伙伴關系”計劃將西半球作為一個重點投資方向。中國與拉美地區的合作重點之一就是基礎設施領域,美國此舉顯然也有與中國競爭的意味。
從供應鏈韌性層面來看,美國著力于構建“近岸外包”體系,在關鍵供應鏈領域減少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所謂“不同價值觀”國家的依賴,以此加強其供應鏈安全。本次峰會主要成果清單第一項就是關于三國加強供應鏈合作的內容,如三國同意2023年初組織首次半導體論壇,提升在北美地區的半導體供應鏈投資;協調半導體供應鏈需求,并確定三國間互補的投資機會;擴大北美關鍵礦產資源測繪,收集有關資源和儲量的詳細信息。三國的地質調查局將組織一次三方研討會,以共享數據并促進合作。其中,美國和墨西哥在半導體等領域的合作是一項重要議程。拜登在與洛佩斯會晤時重點討論了根據美國“芯片與科學法”來促進對美墨邊境半導體集群投資的激勵措施。
拜登政府將未來十年作為大國戰略競爭,特別是對華戰略競爭的“決定性十年”,而科技競爭將成為其中的“主戰場”。可以說,科技競爭將在很大程度上塑造大國競爭,包括中美戰略競爭的整體態勢。從技術層面來看,北美乃至西半球的重要性并不突出,但是該地區有豐富的關鍵礦產資源,這些資源對于科技研發與科技產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北美領導人峰會主要聚焦于該地區事務,但美國并沒有將其局限于地區層面,而是從服務于其大國競爭,尤其是對華競爭的戰略層面來加以運作與考量。就此而言,在北美峰會期間,美國雖身在北美,卻意在對抗中國。(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