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東京6月16日電 (記者 朱晨曦)《人民中國》創刊70周年紀念招待會15日在東京王子花園塔酒店舉辦,70名中日各界友好人士及讀者代表、中日主流媒體代表共聚一堂,回顧與《人民中國》共同走過的70年歷程,展望今后中日民間交流。
中國外文局局長杜占元通過視頻致辭 主辦方供圖中國駐日本大使吳江浩在招待會上致辭談道:“中日關系的長遠發展離不開彼此正確客觀認知。70年前,在周恩來總理等中國老一輩領導人的親自關懷下,《人民中國》在日本開始發行。數十年來,《人民中國》如同她的名字一樣,始終聚焦人民當家作主的中國發展,傳遞人民安居樂業的中國進步,展現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國前景。始終秉持‘促進中日友好、增進日本人民對中國的了解’這一宗旨,為推動兩國關系恢復、改善和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日中友好會館中方理事黃星原致辭 主辦方供圖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專程為紀念招待會發來書面賀辭,高度贊揚了《人民中國》過去70年對促進中日友好發揮的重要作用。他不吝溢美之詞地表示:“《人民中國》連接起了日本人和中國人的心,為兩國民眾加深交流和理解,架起了一座民間友情的橋梁。”
中國外文局亞太傳播中心總編輯王眾一做特別演講 主辦方供圖日本厚生勞動省副大臣兼內閣府副大臣伊佐進一在致辭中談道:“日中關系中外交、政治發揮了很大作用,但推動兩國關系向前發展的動力更來自于民間交流、文化交流、青年交流。令人遺憾的是,在新冠疫情肆虐的過去三年中,日中民間交流受到阻隔,在這期間《人民中國》一直堅持將中國的最新信息及時傳遞到日本,可以說為疫情后民間交流的恢復打下基礎。對于我個人來說,《人民中國》也讓我保持了和中國的聯系。”
在場嘉賓跟隨演講共同回顧《人民中國》走過的歷程 主辦方供圖中國外文局局長杜占元代表《人民中國》出版機構,在視頻賀辭中對《人民中國》的未來發展愿景提出了期待。他指出,希望《人民中國》以創刊70周年為新起點,繼續立足中日關系大局,放眼亞太乃至全球,為增進中日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推動兩國關系行穩致遠發揮更大作用。他同時表示,希望更多日本朋友能夠關注和支持《人民中國》,通過它了解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在今后的中日友好事業中攜手同行,加強交流合作,共同續寫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時代佳話。
聯合國前副秘書長明石康致辭 主辦方供圖日中友好會館中方理事黃星原感慨道:“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人民中國》是我們這些大學日語專業同仁的枕邊讀物。在我們的外交生涯中,《人民中國》是我們熟悉語言、更新知識的貼身秘書。通過《人民中國》,我還結識了前朝日新聞論說委員、《人民中國》日籍專家橫堀克己等多位可敬的日本友人。”
中國外文局亞太傳播中心總編輯王眾一在34年前進入《人民中國》雜志社工作。他以自己與《人民中國》的相遇,通過《人民中國》與讀者的相識為主題,在紀念招待會上做了特別演講。“在觀察日本社會、研究流行語等方面,劉德有先生曾給予我很多啟示。劉德有在《東張西望》專欄發表了一篇題為《目黑的秋刀魚和西太后的窩窩頭》的文章。不久后,我在東京大學學習期間的老師刈間文俊發來了一篇題為《黃土地與蘭花》的投稿。兩位深刻影響我的師長竟能在《人民中國》的筆墨鉛字中相遇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這段經歷帶來的觸動讓我至今難以忘懷。”
東京都日中友好協會理事長伊藤洋平表示:“在把握青年需求方面,我們之間有很多相互啟發。友協曾多次組織日本學生去《人民中國》編輯部訪問交流,每次記者、編輯們都會和學生熱情交流年輕人現在對哪些內容感興趣。今后我希望和《人民中國》多探討如何做好青少年交流,讓友好精神繼續傳承下去。”
招待會的最后,聯合國前副秘書長明石康祝愿期待道:“《人民中國》向日本民眾傳達著中國的現狀,中國人民在想什么、關心什么、擔憂什么,希望《人民中國》未來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