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6月15日訊(記者 李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將于6月18日至19日訪問中國,消息一出,引來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布林肯談訪華:盼負責任地處理美中關系
美國《華爾街日報》刊文引用了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秦剛的觀點,稱中方指出想緩和當前中美之間的緊張局勢,關鍵在于美國。中方希望美方采取實際行動,落實兩國元首巴厘島會晤重要共識及美方有關承諾,同中方相向而行,有效管控分歧、促進交流合作,推動中美關系止跌企穩,重回健康穩定發展軌道。
當地時間周三,美國國務院宣布了布林肯的訪華計劃,美方稱此行是為了強調“保持開放溝通渠道以負責任地管理兩國關系”。布林肯在社交媒體推特賬號上發文表示,在與秦剛通電話時“討論了持續努力以保持開放溝通渠道以及雙邊和全球問題”。
《歐洲時報》援引美國國務院官網發布的新聞稿稱,布林肯在會談中強調了“保持開放的溝通渠道以負責任地處理美中關系,避免誤判和沖突”的重要性。美國《紐約時報》消息指出,美國國務院還表示,布林肯計劃將在訪華時“提出令人關切的雙邊問題、全球和地區問題,以及推動就共同的跨國挑戰進行的潛在合作”。
國際社會希望中美加強接觸:消除誤會,防止沖突
對于布林肯此番訪華,國際輿論觀點不一,但普遍對中美關系的緩和與改善仍有期待。新加坡《聯合早報》認為,布林肯此行是為了尋求“負責任地管理”中美之間的關系。布林肯將是2018年以來,訪華的最高級別美國外交官。美國國務院負責東亞與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滕布林克(Daniel Kritenbrink)對媒體談及布林肯訪華之旅時表示,布林肯訪華期間希望建立溝通渠道,消除誤解,防止沖突,但不指望雙邊關系取得重大突破。華盛頓方面并不期待一份“長長的可交付成果清單”,但期盼與北京保持高層溝通渠道暢通,以降低與中國的競爭演變成沖突的風險。該報道還采訪了相關學者,分析認為中美關系或許很難因為布林肯訪華而出現新格局,卻是兩國高層今后互動與交往的一個重要起點。
俄新社指出,布林肯訪問北京期間還打算“在氣候和世界宏觀經濟穩定等我們感興趣的國際問題上探索合作機會”。
《紐約時報》在最新報道中分析稱,拜登政府一直在尋求改善與中國的關系。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或也可能很快訪問北京,她本周告訴美國議員,與中國“脫鉤”是一個錯誤,并呼吁與北京加強合作。瑞士德語廣播電臺近日刊文指出,國際社會希望中美再次加強接觸,在政治上、軍事上和安全等問題上達到某種程度的和解,哪怕只是消除誤會,避免意外事件的發生。
中美關系的關鍵: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
此前,中方明確表示,在美國侵犯中方利益的情況下無法進行對話。俄新社就此采訪了莫斯科國立大學亞非學院院長、瓦爾代國際討論俱樂部專家阿列克謝.馬斯洛夫。他認為,包括中美關系發展成敗在內的所有談判,都將取決于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阿列克謝.馬斯洛夫指出,布林肯可能訪華的重要性與其說是為了保持暢通的對話渠道,不如說是為了就中國關心的問題坦誠交換意見。他強調:“中方與布林肯的接觸,更確切地說,不影響經濟,而是影響政治,這意味著將討論范圍廣泛的安全問題,包括亞洲的安全問題。這說明了中國作為維和大國已經走得多遠,中國在解決全球問題中的作用在日益增強?!?/p>
本周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在應約同布林肯通電話時指出,年初以來,中美關系遭遇新的困難和挑戰,責任是清楚的。中方始終遵循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原則看待和處理中美關系。秦剛就臺灣問題等中方核心關切闡明了嚴正立場,強調美方應予尊重,停止干涉中國內政,停止以競爭為名損害中方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