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斯德哥爾摩9月7日電 (記者殷淼)9月7日,中國駐瑞典大使崔愛民在瑞典網絡媒體《新聞之聲》上發表題為《真實的新疆,美好的家園》的署名文章,通過客觀詳實的數據和案例,講述新疆經濟社會不斷進步和人民生活幸福和諧的真實故事。同時,對抹黑污蔑新疆及炮制散布涉疆虛假信息予以嚴厲批駁。表示歡迎包括瑞典在內的各國朋友去新疆走一走、看一看,親身感受新疆的發展、進步和穩定。全文如下:
歷史上,新疆是古絲綢之路上的璀璨明珠,見證了東西方的互通有無、互學互鑒,留下了共同繁榮發展的寶貴篇章?,F在,新疆是中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天山南北穩定祥和,各族人民安居樂業。這片熱土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處處都有說不完的幸福故事,每一位去過新疆的朋友都會由衷地贊嘆,新疆是個好地方!
但一段時間以來,一些人炮制散布了大量涉疆虛假信息,企圖蒙騙國際社會、遏制新疆發展??紤]到去過新疆的瑞典老百姓很少,在不了解真相的情況下極易受到誤導,我深感有必要通過一些故事為瑞典朋友們還原一個真實的新疆。
“物阜民豐,生齒日繁”
在中國,我們把14億人民的幸福生活作為最大的人權,發展是實現人民幸福的關鍵,人口是社會發展的前提。新中國成立以來,新疆經濟社會發展不斷進步,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到2020年底,新疆現行標準下306.4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千年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過去60多年來,中國新疆地區人口總量增長了4倍,總人口逾2585萬,人均預期壽命從30歲提高到72歲。維吾爾族人口總量從220萬增長到約1200萬,占新疆總人口的44.96%,占新疆少數民族人口的77.85%。新疆的人口發展是中國人口發展的縮影,也是新疆發展進步的真實寫照。在事實真相面前,“種族滅絕”這樣的彌天大謊終將不攻自破。
“辛勤勞動,增收致富”
在新疆,促進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新疆堅持“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和鼓勵創業”的方針,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新疆各族群眾勞動就業均受法律保護,勞動就業完全自由,勞動權益依法得到保障。截至2020年,新疆勞動就業總人數達1356萬人,基本實現了城鄉有勞動能力的人全就業。近十年,新疆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921元增長至37642元,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394元增長至15575元。新疆各族群眾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增收致富,過上了幸福生活。新疆博州博樂市有一位“種棉好手”牙里買買提·阿布都熱合曼,他家中150公頃的棉花種植已完全實現機械化、自動化。棉花平均畝產量的提高帶來了更多收入,也為鄉親們提供了工作崗位和穩定的薪資。類似的故事還有千千萬,新疆各族群眾為了追求美好生活,在陽光下體面勞動,所謂新疆“強迫勞動”的說法荒謬無知,根本無法捆綁新疆各族人民勤勞的雙手。
“擺脫束縛,重獲新生”
涉疆問題的本質是反暴恐、去極端化、反分裂問題,而不是所謂民族、宗教、人權問題。曾有一段時間,暴恐勢力在新疆策劃實施了幾千起恐怖事件,造成數千名無辜民眾傷亡,數百名公安民警殉職。為了維護新疆各族人民的安全,新疆既堅決打擊恐怖主義,又依法設立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通過教育挽救受到極端思潮侵蝕的人員,從源頭上鏟除恐怖主義產生的土壤。目前,教培學員已全部結業并實現穩定就業,過上了幸福生活。一位名叫木拉提·艾爾肯的學員講道,自己曾感染關于“圣戰”的宗教極端思想,后在家人勸說下到教培中心學習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律知識和去極端化等內容,不僅擺脫了宗教極端思想的束縛,還掌握了就業技能?,F在,他和家人在喀什過上了幸福生活。實踐證明,設立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是中國新疆依法開展反恐、去極端化斗爭的有益探索,不容抹黑和污蔑。
“宗教和睦,文化共存”
在新疆,公民是否信仰宗教、信仰何種宗教及教派均享受完全的自由。宗教人士受人尊敬,清真寺條件越來越好,展現出宗教和諧的良好風貌。烏魯木齊洋行清真寺伊瑪目木哈提熱木·西日甫說,寺里冬有暖氣、夏有空調,漢語、維吾爾語、哈薩克語、柯爾克孜語的各類宗教書籍可供信教群眾隨時取閱,一些在疆旅居的外國穆斯林也常去做禮拜。在新疆,各民族文化遺產得到保護,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傳承。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瑪納斯”“維吾爾族麥西熱甫”等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維吾爾族“麥西來甫”、哈薩克族“阿依特斯”、柯爾克孜族“庫姆孜彈唱會”等民族傳統文藝活動廣泛開展。新疆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團結共建美好家園,“宗教迫害”“文化滅絕”等謬論只為“妖魔化”新疆形象,遏制新疆發展,絕不會得逞。
“開放大門,擁抱世界”
古時的商賈駝鈴早已化作中歐班列的鳴笛,從霍爾果斯、阿拉山口口岸一路向西;大漠古道也都變身縱橫交錯的公路,激活人流、物流、信息流,激發區域經濟發展活力。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一條條密密麻麻的軌道,喀什和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一座座相繼落戶的企業,都在訴說新疆發展自身、擁抱世界的故事。目前,新疆已與19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經貿合作,進出口貿易額年均增長3.2%。境外投資企業600余家,一批本土企業加快“走出去”。去年9月,以“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向未來”為主題的第七屆中國—亞歐博覽會在新疆成功舉辦,共簽訂合作項目448個、金額1.1713萬億元,為歷屆博覽會之最,古老的絲綢之路日益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百聞不如一見,公道自在人心。”近年來,已有來自10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2000多位專家學者、記者、外交官、宗教界人士等參訪新疆,親眼見證了新疆的穩定發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新疆的大門是敞開的,2500多萬天山兒女真誠歡迎包括瑞典在內的各國朋友去新疆走一走、看一看,親身感受新疆的民族團結進步、宗教信仰自由、經濟繁榮發展、社會和諧穩定和人民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