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與會嘉賓參加中國—中亞和東盟發展合作論壇。新華社記者 張文靜 攝
新華社蘭州9月8日電 題:中國與中亞、東盟攜手推動“一帶一路”倡議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記者張文靜、馬欣然、程楠
一批機械配件、鮮切花等產品日前經蘭州中川機場國際航空口岸發往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作為知名的蘋果之鄉,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今年初將89噸鮮蘋果順利出口越南,越南已是甘肅省鮮蘋果出口第一大市場……
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中,地處中國西部的甘肅省不斷加強與中亞、東盟的經濟合作,而密切與中國各省份的經濟交流也已成為東盟和中亞的共識。
7日,來自中國、越南、緬甸、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60余名專家學者相聚甘肅省敦煌市,以第六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為契機,圍繞“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題,開展中國—中亞和東盟發展合作論壇,努力從互學互鑒中找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答案,達到持續改善民生的目的。
甘肅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俞成輝在論壇上介紹,中亞和東盟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中,發展了各有特色、獨具風格的民族文化和國家形態,與中國保持長期的友好交往。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中亞和東盟已成為甘肅省最緊密的經貿合作伙伴,哈薩克斯坦和東盟去年是甘肅省進出口貿易的前兩大伙伴,占比高達三分之一以上。
越南計劃投資部發展戰略研究院服務發展戰略部主任阮國長介紹,2017年至今,越南和中國每年的貿易額都呈現明顯增長態勢。
沒有國家之間的合作,就不可能有長足發展。隨著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格局的變化,東盟的制造業、加工業正在興起,對原材料、能源等貨物的需求正在增加。同時,中亞地區的市場需求旺盛,正從傳統的國際班列過境地區,變為國際班列的商品目的地之一。中亞與東盟在產業對接、產能合作、供應鏈合作、海外倉建設等方面的合作潛力正不斷釋放。
俞成輝表示,中亞與東盟毗鄰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能夠為促進中亞與東盟之間合作、為亞洲經濟增長提供更多可能性。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主要組成省份,甘肅愿意持續助力中國與中亞、東盟之間的務實合作。
9月7日,與會嘉賓參加中國—中亞和東盟發展合作論壇。新華社記者 張文靜 攝
中國和中亞曾共享古絲綢之路的繁榮,現在,雙方也正依靠“一帶一路”倡議達到高質量雙贏,推動實現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目標。
中亞區域經濟合作學院院長卡比爾·朱拉佐達認為,中國和中亞合作潛力無限,我們愿與中國密切合作,建立有效聯系,實現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
教育是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紐帶,更是促進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同繁榮發展的引擎。
蘭州大學是中國西部一所百年名校,也是此次論壇的主辦方之一。近年來,該校積極推動與沿線國家的高質量發展,發揮人才培養優勢,吸納了來自65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名留學生,其中包括大量中亞和東盟國家的留學生。此外,蘭州大學還在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格魯吉亞建有3所孔子學院,累計培訓各級各類漢語學習者3萬余人次。
蘭州大學黨委書記馬小潔說:“希望進一步加強同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高校、科研機構以及政府、企業的交流合作,推動‘一帶一路’倡議高質量發展?!?/p>
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國立東方大學校長古麗切赫拉·里赫希耶娃同樣期盼就學生交流、教師訪學和設立研究機構等方面同中國開展更加密切的合作。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背景下,古絲綢之路合作共贏、人類大同等寶貴理念的價值正不斷彰顯。與會專家認為,通過論壇,中國與中亞、東盟在區域治理、全球治理等問題上能夠相互交流經驗。作為幅員遼闊的大國,中國長期積累的反貧困經驗和基層治理實踐,都值得與中亞和東盟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