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爾9月12日電 (記者馬菲)第十一屆中國論壇12日在韓國首爾舉行。本屆論壇主題為“韓中經濟向未來”,由韓國中國商會與韓國紐斯頻通訊社共同主辦,中國貿易促進委員會駐韓國代表處承辦。
韓國中國商會會長尹為宇、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駐韓國代表處總代表俞海燕、紐斯頻通訊社代表理事閔丙福、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次官補鄭大鎮等現場致辭,包括韓國中國商會會員在內的中韓兩國政商界人士、韓國企業代表、韓國道知事協會代表等200余人參加論壇。
閔丙福表示,目前全球經濟貿易秩序正發生變化,韓中經濟也面臨諸多挑戰,為找到新出路,韓中兩國需要制定新戰略。
尹為宇表示,中韓兩國地緣相近,優勢互補,雙方經貿往來密切。雙方友好交往歷史源遠流長,長達數千年。中韓建交31年來,兩國在經濟領域共成長、同繁榮,給兩國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實實在在的好處。疫情結束后,兩國產業鏈供應鏈合作也迎來新機遇新挑戰,中遠公司也為雙方產業鏈供應鏈的合作作出積極努力和貢獻,并促進中韓企業在中國進口博覽會等平臺擴展交流與合作。
俞海燕表示,中國貿易促進委員會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不斷提升商事法律服務能力水平等,聚焦落實2023年中國貿促會十項重點任務。韓國中國商會事務局今年將在中韓地方和產業合作方面不斷深化對在韓中資企業服務,推動中韓企業合作共贏。
鄭大鎮表示,為擴大韓中經濟合作,需要確保兩國供應鏈的穩定,應將合作領域擴大到服務、投資領域和數字化轉型、應對氣候變化、碳中立等全球事務上。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劉英奎介紹了全球經貿發展的趨勢、中國市場的機遇、中韓經貿合作基礎等,對推進中韓產業鏈和供應鏈融合的發展發表了主旨演講。
在中國地方省市駐韓國代表處重點項目推介會環節中,中國鹽城市駐韓國代表處代表閔永一、中關村駐韓聯絡處主任單良、山東省政府駐韓國經貿代表處代表陳海洋、延邊朝鮮族自制州政府駐首爾辦事處主任李哲、深圳市駐韓經貿辦事處代表魏世杰、江蘇省韓國經貿代表處執行代表趙辰分別介紹了各地方省市的投資環境和重點項目。
據介紹,中國論壇自2013年起至今已舉辦10屆。本屆中國論壇旨在就中國地方省市投資環境、發掘韓中未來增長動力和創造生物醫藥合作機遇等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