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埃衛星聯合研制團隊成員在埃及航天城衛星總裝集成測試中心工作。
本報記者沈小曉攝
埃及是首個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與中國開展衛星合作的國家,航天合作成為近年來中埃合作的重點領域之一,相關合作不僅為埃及航天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也將帶動非洲大陸航天技術發展。
“提升了埃及航天事業自主發展能力”
走進埃及航天城衛星總裝集成測試(AIT)中心的總裝大廳,墻壁上懸掛著的中埃兩國國旗赫然醒目。大廳里,各類地面支持設備、振動試驗系統、熱試驗系統等設備依次整齊排列。
今年6月,中國政府援助埃及二號衛星初樣星交付儀式在AIT中心舉行。此次交付使埃及成為首個具備衛星總裝、集成和測試能力的非洲國家。
埃方項目測試指揮亞辛·穆尼爾仍清晰記得初樣星交付時的場景:“這顆衛星將成為埃及航天事業發展的里程碑。我期待這顆星在太空中閃耀。”
援埃二號衛星項目是中埃共建“一帶一路”的標志性成果,也是落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提出的“八大行動”的具體項目之一。2019年1月,中埃兩國簽署埃及二號衛星工程實施協議,建設內容包括一顆小型遙感衛星、一個地面測控系統和一套地面應用系統,并提供發射服務。衛星的設計工作在兩國同步進行,組裝、測試、試驗工作則是在中國援建的埃及首個衛星AIT中心進行。
自3月以來,穆尼爾與中埃同事們密切配合,通過對電性星和力學熱控星這兩顆初樣衛星進行電性能、精測、質測、振動試驗、熱真空試驗等各類測試,確定了正樣衛星的技術狀態。“在中國工程師的悉心指導下,我們順利完成了各項測試與驗證任務。中國朋友幫助我們實現了技術突破。”穆尼爾說。
在2顆初樣衛星順利交付埃方后,正樣衛星也在埃及完成總裝、測試、驗證并已運回中國,計劃于今年年內在中國完成發射。衛星總設計師、總指揮崔玉福表示,初樣衛星的順利交付,充分驗證了埃及已經具備了總裝系統、測試系統以及大型試驗系統的實踐和應用能力。
此外,地面測控系統和地面應用系統不久前在埃及全面完成現場安裝部署調試,為衛星發射后的工作做好了全面準備。地面系統將承擔埃及二號衛星的測控任務,確保衛星的穩定運行和數據傳輸,為埃及提供精確的地面觀測數據和信息。
“中國援埃二號衛星項目顯著提升了埃及航天事業自主發展能力。”該項目負責人艾哈邁德·拉菲表示,衛星數據將被應用于埃及國土資源普查、農作物監測、水資源管理、城市建設等,為埃及農業、水利等領域的科學決策提供信息支持,對埃及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
“在中方幫助下,越來越多埃及工程師成為航天領域骨干”
航天技術是綜合國力的體現,航天事業的進步必須緊緊依靠本土航天人才。埃及二號衛星采用聯合研制模式,團隊中所有崗位由中埃雙方按比例構成,埃方深度參與衛星的設計、總裝、測試、試驗、評審等各個環節。即使在新冠疫情期間,中埃雙方仍通過郵件、視頻會議等方式不間斷開展項目溝通。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不僅要援助技術,更要協助當地推進標準化體系建設。”崔玉福表示,標準是國際合作與交流的共同語言和準則,是進行技術協作與溝通的重要橋梁,航天工程標準化工作對于航天科技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經過指導和培訓等,埃方科技人員逐漸了解、熟悉并建立了自己的航天工作體系、技術文檔體系和標準體系等。
作為援埃二號衛星項目埃方的主任設計師,塔拉勒從2019年項目啟動以來就全程參與了衛星設計、測試與驗證、團隊協調、進度推進等工作。塔拉勒曾36小時不眠不休、堅持工作。“其實,我自己并不記得到底有多久沒休息。當時,我們正在進行正樣星熱試驗,所有人都全身心投入,感受到的是來自知識和技術的強烈吸引力。至于累不累,我都忘了。”塔拉勒告訴記者,在中國專家的幫助下,他和同事熟練掌握了相關技術,“這段經歷讓我快速成長,也讓我對埃及航天的未來更有信心”。
“在中方幫助下,越來越多埃及工程師成為航天領域骨干,形成人才梯隊。更重要的是,標準化工作實現快速發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夯實了埃及航天事業發展的基礎。”拉菲說。
“助推埃及航天事業不斷取得新發展”
“幾個月前還有人說,不相信我們能成功。現在,這里讓他們大開眼界。”埃及衛星AIT中心主任塔梅爾·達巴什站在總裝大廳里對記者感慨道,埃及成為首個具備衛星總裝、集成和測試能力的非洲國家,“這一切都要感謝中國”。
作為重要地面基礎設施,衛星AIT中心在衛星研制中必不可少。過去,埃及沒有自己的衛星AIT中心,因而無法擁有初步的衛星研制能力,只能依靠進口外國整星。2016年1月,中埃簽署援建埃及衛星AIT中心項目協議,并于2017年開始實施。這是中國繼坦贊鐵路以來規模最大的技術合作類援助項目。項目建筑面積約6400平方米,由衛星總裝潔凈廠房與系列配套總裝、集成及測試設備組成。
除了基礎設施建設之外,為了幫助埃方掌握設備的現場安裝與運行管理等,中方還對埃方科技人員進行了培訓,包括11門課程共計416學時的理論培訓和6場實地教學,并編寫了100余萬字的配套教材。今年6月,該中心基本建成并完成技術驗收,使埃及擁有了國際先進水平的航天基礎設施,為埃及二號初樣衛星以及正樣衛星在埃及本土順利完成總裝、集成、測試、試驗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埃及“2030愿景”深度對接,中埃在航天領域不斷創新合作形式、拓展合作內容,為促進中埃科技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將更多更好地惠及包括埃及在內的非洲人民生產生活。
埃及國際合作部部長拉尼婭·馬沙特表示,中國援埃AIT中心和二號衛星項目取得重大進展,極大提升了埃及自主研發衛星和衛星測控、應用能力,使埃及在航天領域成為非洲地區具有領先優勢的國家,埃方對此高度贊賞并衷心感謝。
“埃中航天合作卓有成效。”埃及航天局首席執行官謝里夫·西德基表示,中國援埃AIT中心是埃及第一個發展衛星產業本土化的中心,將使埃及在向非洲轉讓衛星技術方面發揮主導作用,也為支持埃及“2030愿景”可持續發展戰略作出貢獻。“埃方愿進一步深化和拓展同中方合作,借鑒中方在航天領域的豐富經驗,助推埃及航天事業不斷取得新發展。”
(本報開羅電)
《 人民日報 》( 2023年12月02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