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耶路撒冷1月19日電 現場直擊|停火與團圓,470天的等待
新華社記者王卓倫 陳君清 馮國芮
“470:11:15:00”,在位于特拉維夫的以色列國防部門前廣場上,黑底紅字的計時牌隨著本輪巴以沖突進行,一秒秒無聲地跳動著。
當地時間1月19日11時15分,加沙停火協議生效。歷經470個漫長的日夜,沖突終于迎來難得的停歇。
計時屏幕下,聚集著成百上千的以色列民眾。他們眼中既有疲憊,也有渴望。旁邊另一塊屏幕上,新聞畫面正直播著停火協議實施動態。
“換人”是促成停火的關鍵。17時許,直播畫面中,三名在加沙地帶被扣押了470天的以色列女性終于出現。在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武裝人員護送下,她們坐上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車輛,車輛四周被巴勒斯坦民眾擠得水泄不通。畫面的背景是支離破碎的街道和隨處可見的廢墟。
這三名女性是根據停火協議獲釋的第一批被扣押人員。當屏幕上顯示她們乘坐的車輛緩緩啟動,以色列國防部門前廣場上爆發出一陣歡呼。有人揮舞著手臂,有人熱淚盈眶。
470天前,即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向以色列發動突襲,導致約1200人死亡、約250人被帶到加沙地帶扣押。這場突如其來的襲擊使以色列陷入震驚和悲痛。以色列隨后對加沙地帶發起大規模軍事行動,加沙地帶陷入無休止的炮火與死亡。迄今,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已造成超過4.6萬巴勒斯坦人失去生命,生離死別無處不在。
“無盡戰火帶來的,只有無盡的痛苦。”在國防部門前廣場上,以色列人大衛對新華社記者說。“無論在以色列還是巴勒斯坦,許多家庭都在經歷著無法言說的苦難。我們需要和平共存在這片土地上。”
18時許,以色列軍方宣布,三名獲釋女性已安全抵達以邊境。經初步檢查后,她們搭乘以軍直升機前往特拉維夫的醫院接受進一步觀察和治療。醫院門口,人們抬頭仰望,焦急等待。
“我在醫院工作多年,見過無數架直升機到來,它們載著戰爭的受害者,包括士兵、平民和孩子。”一名護士對記者說。“今天,我在寒風中站了4個小時,但這與許多人470天的苦苦等待相比不算什么。我希望,這是最后一次戰爭。”
這一天,許多巴勒斯坦家庭也將迎來久違的團聚。當晚,90名被關押的巴勒斯坦人獲釋,他們走出被高墻包圍的以色列監獄,充滿期盼地乘車駛向等待已久的家人。據巴勒斯坦方面統計,近年來已有上萬名巴勒斯坦人因“危害地區安全”等指控遭以色列關押。
在約旦河西岸的拉姆安拉和納布盧斯,慶祝的人群涌上街頭,燃放煙花,揮舞國旗。在拉姆安拉附近的卡蘭迪亞難民營,巴勒斯坦人沙德一家早早布置好房間,掛上彩帶、備好糖果,等待17歲的女兒回歸。“我的女兒被關押了一年多,我此刻的心情,真的難以形容。”沙德的聲音中既有壓抑的激動,也有難掩的苦澀。
無數人期待著停火的一天,但和平的前路仍然坎坷。根據協議,停火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將持續42天。哈馬斯承諾釋放33名被扣押在加沙地帶的以色列人,以色列則需釋放1890名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員。
然而,停火協議在第一天就出現了波折。協議原定19日8時30分生效,但以軍方發言人哈加里卻發表視頻聲明說,因以方未收到哈馬斯提供的三名獲釋人員名單,以軍將繼續作戰。以軍隨后襲擊加沙地帶北部和中部多個目標,造成新的傷亡。
在冷冽的停火之夜,團圓帶來的撫慰仍然有些沉重。人們笑著、哭著、盡情擁抱,用歌聲掩蓋戰火留下的傷痛。然而,這片土地上更多的家庭,依舊在漫長的等待中承受著孤獨與絕望。所幸,和平的曙光已微微顯現,人們深切企盼和平的真正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