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盧薩卡5月5日電 通訊|贊比亞江西經濟合作區為當地帶來發展新機遇
新華社記者閆然 彭立軍
驅車從贊比亞首都盧薩卡出發,沿著連接南北的國家級主干道一路向北行駛80多公里,便來到位于中央省奇邦博市的贊比亞江西經濟合作區。合作區道路通達,中式灰瓦正門后,6棟現代化廠房整齊矗立,運料車往來穿梭,工人忙碌不停,一派井然有序的景象。
這是中國江西省首個境外經貿合作區,由7家江西省屬國有企業共同出資設立。“奇邦博市是傳統的農業區,我們完全是荒地起新城。”贊比亞江西經濟合作區總經理葉季難掩自豪。
自投自建供電專線,6公里道路主干網,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的綜合辦公樓和酒店服務設施,6棟各4500平方米的輕工廠房……歷時5年建設,累計投入近7000萬美元,合作區于2023年10月正式投入運營。
贊比亞總統希奇萊馬在揭牌儀式上說,贊比亞江西經濟合作區是贊中兩國人民共同的工業園,“希望更多企業來合作區投資,充分利用周邊農業和其他資源優勢,為當地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據了解,截至2025年3月,合作區已吸引光伏儲能、電力設備組裝、農產品加工等13家企業的14個項目入駐,投資總額達1.49億美元,其中中資企業8家,帶動當地近千人就業。
較早入駐的贊比亞煙葉煙草公司總經理阿利波特·恩戈馬談及選擇合作區的原因時表示,產線運作需要持續穩定的電力供應,合作區“路網、廠房、變電站、加油站等設施無可挑剔”。
江西銅業(贊比亞)光電有限公司是目前合作區內規模最大的企業。“這是我們首個海外線纜生產基地,我們的目標是要打造完整的銅加工產業鏈。”該公司董事長劉新楓說,贊比亞銅礦資源豐富,但相關產業始終停留在原礦到基礎銅材料的前端,從材料到消費品終端一直是空白,“我們將國內的技術優勢轉移過來,結合當地原材料價格優勢,眼下公司產品供不應求”。
贊特斯電氣有限公司是最早進駐合作區的企業之一,主要從事配電變壓器的生產、維修、保養檢測業務。記者在現場看到,三名當地工人正圍在一臺故障變壓器旁拆解發黑的線纜。生產廠長李衡告訴記者,公司目前雇用近40名當地工人,崗位覆蓋技術、生產、行政管理等,已經有員工從學徒成長為技術熟手。
威廉·尼安貝是贊比亞銅帶大學電氣工程專業的在校生,目前在贊特斯公司實習。他的愿望是畢業后加入中國公司。“看著在車間帶我的贊比亞老師,我期待未來也能在技術領域獨當一面。”尼安貝滿懷憧憬地說。
“要引得來,更要留得住。”葉季表示,結合贊比亞電力長期供應不足嚴重制約工業發展的現實,合作區將發展重心瞄準加工制造業。在甄選入園企業時重點引入電力設備制造、銅產品深加工等具有本地資源優勢及中國產業優勢的鏈主企業,通過屬地采購、本土化經營等形式實現技術轉移,推動贊比亞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