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耶路撒冷5月8日電 題:以色列擴大加沙軍事行動或意味著戰略轉變
新華社記者王卓倫 陳君清 馮國芮
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7日說,以軍將在加沙地帶擴大軍事行動,全面控制加沙,并把當地民眾集中轉移到南部狹小區域。巴勒斯坦方面確認,以軍7日襲擊加沙地帶多地,已造成至少92人喪生。
當地專家認為,以色列擴大在加沙地帶軍事行動的計劃或意味著以方戰略重點從“突襲”轉向“占領”,同時以總理內塔尼亞胡也意圖借此舉“以戰養政”,轉移國內政治和司法壓力。以方執意擴大軍事行動引發國際社會譴責和國內民眾不滿,讓內塔尼亞胡政府內外承壓。
戰略轉變?
以色列安全內閣5日批準擴大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計劃,內塔尼亞胡當天宣稱以方此次將展開“高強度”軍事行動。據以媒體報道,內塔尼亞胡稱這次軍事行動計劃重點將轉向“占領領土并在加沙地帶維持以軍持續存在”。
4月26日,當地民眾在加沙城查看以軍襲擊后的廢墟。新華社發(馬哈茂德·扎基攝)
一些以色列專家認為,這意味著以方在加沙地帶軍事行動的戰略重點從“突襲”轉變為“占領”。
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以軍一度采取“快速突襲后撤離”模式,即以空襲等方式摧毀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基礎設施,然后撤離。而按照內塔尼亞胡的說法,以方新的軍事行動目標是擊敗哈馬斯,并在這一過程中確保被扣押人員獲釋。這意味著,以方行動重點不再是“軍事打擊”,而是“地面占領”。
以色列國防部前副部長埃弗拉伊姆·斯內認為,哈馬斯當前的組織形態正在向“游擊戰”轉化,以方“高強度、長周期”的作戰部署是對這一變化的戰術回應,以期實現“削弱哈馬斯控制力、推進地緣重構”的長期目標。
但也有專家指出,以方在新軍事行動計劃中強調“占領”“持續存在”,可能意在向哈馬斯戰術施壓,以期迫使哈馬斯在停火談判中作出讓步。哈馬斯方面則表示,以方對加沙地帶居民作出集體懲罰的方式無助于實現停火。
“以戰養政”
以色列分析人士認為,內塔尼亞胡政府擴大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也是出于其內政考慮,試圖以此維系執政聯盟的穩固,轉移內塔尼亞胡面臨的司法壓力。
以色列政治分析師阿莫斯·哈雷爾認為,內塔尼亞胡希望通過新軍事計劃安撫和爭取執政聯盟內部極右翼勢力的支持,以避免政府垮臺。
這張4月20日發布的照片顯示,以軍部隊在加沙地帶展開軍事行動。新華社發(以色列國防軍供圖)
另外,內塔尼亞胡正面臨腐敗案的司法麻煩。有分析認為,內塔尼亞胡有意通過制造軍事焦點來轉移公眾對其腐敗案的注意力。
以色列區域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長尼姆羅德·戈倫說,以色列政府圍繞加沙地帶的軍事決策正越來越多地“建立在政治盤算上”,這種“以戰養政”的政治行為正把加沙局勢推向長期化和非理性化。
內外承壓
執意擴大戰事的做法正讓以色列政府面臨內外雙重壓力:一方面,持續的軍事行動加劇地區緊張和人道主義危機,引發國際社會廣泛譴責;另一方面,多線作戰導致以本土安全面臨威脅,激起國內民眾不滿。
針對以色列宣布擴大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西班牙、冰島等6個歐洲國家7日發表聯合聲明,警告以色列相關軍事計劃標志戰事進入“新的危險升級階段”。此前,法、德等國已經表示譴責,歐盟方面也敦促以方保持克制。
3月19日,人們在位于耶路撒冷的以色列總理府附近參加集會。當日,耶路撒冷爆發大規模民眾集會游行,抗議以色列恢復對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新華社記者 陳君清 攝
另據以色列媒體報道,以色列安全內閣5日批準恢復向加沙地帶運送援助物資,但要求改由國際組織和私人安保承包商直接向加沙家庭發放。聯合國發表聲明說,以色列把人道主義援助“武器化”,將進一步加劇加沙地帶人道主義危機。
以政府還面臨國內民眾日益強烈的不滿。當前,以軍在強化對加沙地帶和也門胡塞武裝軍事進攻的同時,還對黎巴嫩和敘利亞持續進行軍事威懾。多線作戰嚴重威脅了以色列本土安全,加劇國內民眾厭戰與不滿情緒。以色列近期一項民調顯示,70%的受訪者不信任內塔尼亞胡政府。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本月將訪問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和阿聯酋。有分析認為,內塔尼亞胡政府可能會把美國總統對中東的訪問視作以色列的外交“緩沖期”,借此爭取美國對其擴大軍事行動的默許或支持,從而為在加沙地帶展開新一輪地面攻勢創造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