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法蘭克福5月11日電 通訊|“最終還是由客戶埋單”——德國汽車零部件廠商眼中的關稅戰
新華社記者劉向 單瑋怡 馬悅然
位于德國巴登-符騰堡州小鎮布雷滕的霍富保隆(布雷滕)電子有限公司(簡稱保富德國)是一家汽車零部件企業,這里生產的胎壓發射器每年對美國出口額約為1650萬美元,主要供應給在美國生產的包括大眾、奔馳、寶馬等德系車在內的各類汽車品牌。
4月24日,在德國巴登-符騰堡州小鎮布雷滕,保富德國總經理阿爾諾·富克斯(左)帶新華社記者參觀胎壓發射器生產車間的自動化生產線。新華社記者 劉向 攝
保富德國總經理阿爾諾·富克斯日前帶新華社記者參觀了一個籃球場大小的胎壓發射器生產車間。一條自動化生產線上,十余個機械臂各就各位,完成傳送帶輸送過來的元器件的安裝工序,包括在胎壓發射器殼體內裝配印制電路板與電池,用激光焊接將殼體與后蓋、殼體與氣門嘴總成裝配等。流水線一側整齊擺放著火柴盒大小的成品。
富克斯對記者說,公司對美出口有兩個渠道,一是賣給德國整車制造商,由車企自行運輸到美國完成整車或零部件銷售,這些車企必須應對關稅帶來的額外成本;二是直接銷售給美國客戶,即在美國生產的汽車品牌。公司正在就關稅分擔問題與客戶協商,售價實際漲幅可能在10%以內。公司下屬部門正密切關注市場供應鏈動態并與客戶定期溝通。
4月24日,在德國巴登-符騰堡州小鎮布雷滕,保富德國總經理阿爾諾·富克斯接受記者采訪。新華社記者 劉向 攝
富克斯說:“關稅會對我們的產品成本產生影響,這是一筆額外費用,無法通過其他方式彌補。我們正在關注競爭對手在市場上的反應。針對不同客戶的解決方案正在內部評估中。無論如何,我們無法避免部分產品價格上漲,最終還是由客戶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