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柏林5月20日電(記者褚怡)德國漢堡大學地球系統研究和可持續性中心20日發布的一項新研究顯示,隨著全球變暖加劇,極端高溫與干旱同時發生的概率將顯著增加,世界主要糧食產區面臨的氣候風險進一步升級。
研究人員通過分析大量氣候模型數據發現,與全球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溫1.5攝氏度的情況相比,若升溫2攝氏度,全球主要玉米種植區同時發生極端高溫和干旱的風險將明顯上升,其中東亞地區將增至3倍,南亞地區風險水平則翻倍。
“中歐、東亞和北美中部將更頻繁地同步遭受雙重氣候打擊。”研究負責人、氣候物理學家維多利亞·迪茨說,“當全球升溫達2攝氏度時,每14年就會出現至少4個玉米主產區同步受災的情況,這可能對人與自然都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此前,多個糧食產區同時遭遇極端氣候事件被認為是極不可能發生的。
參與研究的漢堡大學極端氣候研究專家萊昂納德·博爾歇特認為,雖然國際貿易能緩解局部地區的糧食短缺,但多個產區同時受災將嚴重削弱全球糧食系統的穩定性。“應盡量將全球升溫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以減少糧食歉收的風險。同時,地方性的適應措施和抗旱耐高溫作物品種的研發也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