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黄网av在线,国产精品第2页,国产成人精品国内自产拍免费看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際新聞

列國鑒丨記者觀察:伊拉克夏季“電荒”背后的發展短板

2025-08-13 19:57:07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巴格達8月13日電(記者段敏夫)熱浪來襲,近期伊拉克超半數省份開啟“燒烤模式”,但電力供應遠遠跟不上實際需求。如何根除電力短缺這一痼疾,依舊是伊拉克戰后經濟轉型的一大挑戰。

  伊拉克油氣資源豐富,但其天然氣開發水平較低,長期依賴進口天然氣維持發電需求。伊拉克的油田伴生氣被放空燃燒,沒有得到有效利用,也是造成“電荒”的重要原因。

  7月28日,一名男子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街頭用水洗臉降溫。新華社發(哈利勒·達伍德攝)

  產油大國鬧“電荒”

  “沒有感受過伊拉克的夏天就不算真正來過美索不達米亞,”年近花甲的巴格達市民拉蘇爾·瓦利德一邊用剛從路邊買來的冰水洗臉降溫,一邊告訴新華社記者,“伊拉克這個‘大火爐’近年來好似越燒越旺。”

  瓦利德的直觀感受得到了科學印證。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伊拉克的平均氣溫在過去40年間上升超過2.5攝氏度,遠超全球平均水平。伊拉克農業和建筑業約35%從業者夏季暴露在超過50攝氏度的極端高溫環境中,對于作業安全和行業發展是一大危險因素。

  1991年海灣戰爭結束后的30余年里,作為中東產油大國的伊拉克一直深陷“電力短缺”困境。美國賴斯大學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盡管伊拉克宣稱其國內發電總裝機容量在2023年達到40吉瓦,但該國當年夏季用電高峰期的實際發電能力僅約27吉瓦,與45吉瓦的峰值電力需求相差甚遠。

  7月2日,在伊拉克巴格達,一名男子在街頭吹電扇降溫。新華社發(哈利勒·達伍德攝)

  伊拉克電力部工程師納賽爾·奧馬爾告訴記者,長期以來,伊拉克國家供電定價遠低于發電成本,且計費和監管系統混亂,供電成本難以收回,嚴重制約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和國家電網發展。即便在首都巴格達,國家電網在夏季也僅能滿足每天約12小時的民用電力需求,民眾不得不依賴柴油發電機作為輔助電力來源,有些人用柴油發電私下售賣,伊拉克的人均柴油發電機占有量因此高居世界第五。

  在街頭售賣冰塊的小販穆斯塔法告訴記者,一個普通家庭夏季從私營電力商處買電的花銷多達幾百美元,高昂的買電費用讓制冰這個古老職業在現代伊拉克依舊擁有生存空間。

  燃料缺口難填補

  除電力系統內部存在系統性、結構性矛盾外,限制伊拉克電力擴容的另一原因是燃料短缺。伊拉克多數電廠以天然氣為主要發電燃料,但伊拉克天然氣開發水平較低,其發電長期依賴進口天然氣。據估算,伊拉克約20%至25%的電力生產依賴從伊朗進口的天然氣。

  這是2023年11月21日在伊拉克瓦西特省拍攝的華事德電廠。新華社發(哈利勒·達伍德攝)

  受地區局勢、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伊朗對伊拉克的天然氣實際出口量波動較大,甚至“腰斬”。2024年3月,伊拉克電力部宣布同伊朗簽訂一份為期5年的天然氣進口協議,每天從伊朗進口5000萬立方米天然氣用于保障國內電廠需求。但伊拉克電力部燃料局局長薩阿德·法利赫近期表示,進入7月,伊朗對伊拉克的天然氣實際出口量驟減至合同約定量的一半左右,伊拉克發電能力因此至少損失3800兆瓦。

  盡管伊拉克電力部承諾將盡快拓展電力進口渠道,并著手推進光伏、水電等清潔能源產業發展,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就目前供電缺口而言,進口電量杯水車薪且治標難治本,提升清潔能源裝機容量也非一日之功,伊拉克盛夏電荒困境短期內難解。

  舊模式亟待變革

  伊拉克深陷“氣短”窘境,其背后深層原因之一是西方殖民者的掠奪式能源開發模式。曾在基爾庫克油田工作的退休石油工人賈瓦德·阿德爾說:“西方殖民者只對獲取石油感興趣,導致伊拉克本國油氣開發和煉化能力落后。對油田開采過程中產生的大量伴生氣,他們采用最簡單的處理方式——點火放空燃燒。”

  這是3月27日在伊拉克南部米桑省哈法亞油田內拍攝的哈法亞天然氣處理廠球罐區。新華社發(哈利勒·達伍德攝)

  伊拉克天然氣儲量豐富,但由于加工設備投資大、周期長、技術難度高,伊拉克天然氣加工能力十分有限,各油田難以有效利用開采過程中產生的大量伴生氣。

  時至今日,伊拉克油田依舊有大量天然氣白白浪費,伴生氣放空燃燒總量常年位居全球前列。世界銀行2024年發布的《全球伴生氣燃燒追蹤報告》顯示,2023年,伊拉克伴生氣放空燃燒總量超177億立方米,占全球總量的近12%。在南部油田區,火炬如林,黑煙如柱,熊熊火焰晝夜燃燒。

  伊拉克石油部能源經濟分析師賈法爾·奧貝迪表示,伊拉克伴生氣放空燃燒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20億美元,若有效回收利用,可至少增加10吉瓦發電能力。

  為此,伊拉克政府承諾在未來幾年徹底消除伴生氣放空燃燒現象,加快伴生氣回收利用緩解電力危機已成為伊能源界人士的共識。

  • 相關閱讀
  • 威脅“重施制裁” 英法德致函聯合國催伊朗恢復核談判

      新華社北京8月13日電 據英國和法國媒體報道,法國、德國和英國12日向聯合國致函表示,假如伊朗不愿在西方所給期限內就其核問題達成外交解決方案,這三國將對其恢復實施制裁。  英國《金融時報》12日...

    時間:08-13
  • 白宮警告流浪者:繼續露宿首都街頭或遭監禁

      新華社北京8月13日電 美國白宮12日說,首都華盛頓特區的流浪人員如果拒不配合特朗普政府打擊暴力犯罪的行動、仍在街頭露宿,可能面臨罰款或監禁。  美國民主黨人和民權團體批評共和黨政府調兵“清...

    時間:08-13
  • 國際觀察丨為何西方“承認潮”難阻以色列一意孤行

      新華社開羅/悉尼8月13日電 題:為何西方“承認潮”難阻以色列一意孤行  新華社吳寶澍 梁有昶  澳大利亞日前宣布將承認巴勒斯坦國,讓近一段時間以來西方國家的“承認潮”進一步擴大。曾長期支...

    時間:08-13
  • 歐航局成功發射首顆第二代MetOp氣象衛星

      新華社巴黎8月13日電(記者羅毓)歐洲航天局首顆第二代MetOp氣象衛星MetOp-SG-A1當地時間12日晚從法屬圭亞那庫魯航天中心成功發射,并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此次發射任務由阿麗亞娜6型火箭完成。  據歐...

    時間:08-13
  •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不在談判桌上,就會在菜單里

      新華社北京8月13日電 歐盟26國領導人12日發表關于烏克蘭局勢的聯合聲明,匈牙利是唯一沒有參與的國家。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當天說,他部分反對這份聯合聲明,稱這讓歐洲看起來“荒謬又可悲”,“如果你不在談判桌...

    時間:08-13
  • 通訊丨始于鐵路,系于鐵路——中塞工程師在合作中結成友誼

      新華社貝爾格萊德8月13日電 通訊|始于鐵路,系于鐵路——中塞工程師在合作中結成友誼  新華社記者張璇 石中玉  “中國人的敬業和刻苦令人敬佩,這也是我愿意長期在此工作的原因。”匈塞鐵路“諾蘇段”項目塞方...

    時間:08-13
  • 中歐班列(武漢)首趟零碳綠色班列成功開行

      編組55輛、裝載著汽車零配件等貨物的75063次列車8月13日10時45分從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吳家山站開出,作為中歐班列(武漢)開出的首趟零碳綠色班列,其將經阿拉山口出境,最終抵達德國杜伊斯堡。  8月13日,中歐班...

    時間:08-13
  • 王毅將主持瀾湄合作第十次外長會并舉行中老緬泰外長非正式會晤

      新華社北京8月13日電 外交部發言人13日宣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將于8月14日至15日在云南安寧主持瀾滄江—湄公河合作第十次外長會。會議期間,還將舉行中老緬泰外長非正式會晤。 ...

    時間:08-13
  • “青禾農遺行動:全球文化共棲”活動助力世界農業文化遺產交流互鑒

      新華社上海8月13日電(唐斯琦、張璟怡)8月11日至13日,“青禾農遺行動:全球文化共棲”活動在上海舉行。作為聯合國糧農組織2025世界糧食論壇的配套活動,本次活動以“農耕文明”為紐帶,通過實地考察、國際青年圓桌...

    時間:08-13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津县| 台前县| 杭州市| 砚山县| 湘潭市| 寿光市| 调兵山市| 屯留县| 云阳县| 通渭县| 靖安县| 黄龙县| 南充市| 宜昌市| 东莞市| 临安市| 宁陕县| 岚皋县| 宣恩县| 广州市| 双鸭山市| 厦门市| 噶尔县| 扎赉特旗| 肇源县| 溧水县| 安多县| 张家口市| 岗巴县| 泾川县| 商丘市| 来宾市| 大埔县| 普安县| 海伦市| 鹿邑县| 项城市| 江都市| 正镶白旗| 正阳县| 栖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