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紐約8月18日電 題:關稅的不確定性正變為漲價的確定性——美國企業應對關稅一線觀察
新華社記者劉亞南
隨著美國政府實施新一輪大范圍關稅調整,美國經濟社會出現諸多不確定性,而商品漲價的確定性變得愈加顯著。從早上第一杯咖啡到洗發水等日用洗護,從空氣炸鍋到精密齒輪,美國人將承受更多關稅成本的趨勢也更為清晰。
成本轉移趨勢漸顯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宣布所謂“對等關稅”以來,美國商界通過提前囤貨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分擔的方式暫時應對關稅沖擊。盡管目前仍有多個關稅談判懸而未決,但隨著美國8月7日起對其貿易對象實施新一輪關稅措施,企業預計關稅成本將加速向產業鏈下游和終端消費者傳導,這將在美國消費市場引發進一步連鎖反應。
美利堅大學經濟學教授羅伯特·布勒克爾說,從一杯咖啡開始,消費者將支付更多與關稅相關的費用。很多企業嘗試通過壓低利潤率等手段暫時消化一些關稅成本,但這種情況不可持續。
高盛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截至6月美國消費者已承擔22%的關稅成本。隨著越來越多企業轉嫁關稅成本,預計到今年10月,美國消費者承擔的比例將達到67%。
由世界貿易組織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開發的關稅跟蹤工具顯示,截至8月7日,美國對全球所有產品的貿易加權平均關稅稅率升至20.11%,大幅高于年初的2.44%。
哈佛大學商學院定價實驗室聯席主任阿爾伯托·卡瓦洛領導的團隊發布報告顯示,從今年3月初到7月底,美國幾大零售商進口商品和本國商品售價分別大約上漲4%和2%。卡瓦洛說,零售行業向消費者轉嫁成本要有一個過程,但美國人最終將承擔關稅的大部分成本。
美國考克斯汽車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喬納森·斯莫克預計,美國實施新關稅措施后,在墨西哥和日本組裝的汽車售價將分別上漲9%和10%,漲幅分別為3010美元和3550美元。
密歇根大學公共政策和經濟學教授賈斯廷·沃爾弗斯指出,關稅似乎已經從“嘗試性”變成“永久性”,這會改變美國企業的應對方式。一旦企業相信關稅會維持下去,人們將看到更多的物價上漲。
更多企業有意漲價
特朗普政府多次對企業漲價展現出強力打壓姿態,但記者注意到,近期仍有不少美國知名企業釋放出漲價信號。
寶潔公司日前表示,將著手把大約25%的個人護理和家庭用品平均售價上調2.5%,以抵消關稅在今年帶來的10億美元新增成本。
盡管沃爾瑪公司高管表示將盡可能把食品和消費品價格保持在低位,但沃爾瑪一名員工在社交平臺紅迪網站上發布的價簽變化信息顯示,Gourmia品牌空氣炸鍋售價從7月2日的58.97美元上調至8月4日的93.44美元。
位于美國佐治亞州的地板生產企業莫霍克工業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官保羅·德科克日前對投資者表示,隨著關稅升高,地板行業將不得不進一步漲價。
位于紐約州的精密齒輪生產企業齒輪傳動公司總裁迪安·伯羅斯說,公司今年早些時候已經通過漲價部分抵消關稅影響。“我們進口自意大利、正在海運途中的精密齒輪,不知道將要支付15%還是27.5%的關稅。但不管怎樣都別無選擇,我們將把關稅成本轉嫁出去。”
通脹陰云正在靠近
運動品牌阿迪達斯首席執行官比約恩·古爾登日前對分析師表示,新的關稅政策意味著美國從越南、印度尼西亞進口的鞋類產品關稅稅率進一步提高。
古爾登預計,關稅因素將導致公司成本在今年下半年增加2億美元,漲價不可避免,然而最擔心的還不是關稅帶來的成本增加,而是美國整體物價上漲對消費者需求的抑制。如果美國出現惡性通脹,需求側將發生變化,銷量會下降。
伯羅斯也有同樣擔憂。他說,焦慮的客戶在減少購買量,把美國產品賣到國外也變得更為困難,其他國家的采購商在尋求辦法繞過美國生產企業,來自國際市場的詢價已減少約50%。
“雖然進口只占公司業務的5%,但貿易不確定性讓公司運營的每個環節都變得復雜。”伯羅斯說。
為抵消關稅帶來的成本增加,寶潔公司也在對業務進行重組,裁減15%的非制造業崗位員工,并停止生產部分產品。
美國嬰童服裝品牌卡特公司首席財務官理查德·韋斯滕貝格爾日前對行業分析師說,如果公司成本出現永久性增加,將不得不想辦法收回成本。“我們沒有意愿運營低利潤率的業務,尤其是因關稅導致的低利潤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