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對轄區高速公路團霧多發路段進行排查。其中包茂高速陜西境內的譚壩、甘泉、洛川附近的道路為團霧多發段。
12處路段年均超60次
統計顯示,全國公安交管部門共排查年均發生3次以上團霧的高速公路路段1468處,其中年均發生20次以上團霧的路段340處,年均發生30次以上的140處,年均發生40次以上的40處,年均發生50次以上的19處,年均發生60次以上的12處。全部1468處路段可通過公安部政府網站查詢。
10條高速路團霧多發
據統計,團霧多發路段最多的10條高速為滬昆、京港澳、滬渝、杭瑞、沈海、京昆、廈蓉、京臺、福銀、包茂高速。
陜西境內有三路段
其中,包茂高速陜西境內譚壩附近、甘泉附近、洛川附近為團霧多發段。
從發生的時段看,譚壩附近團霧多發于每年1月、8月至12月,多發時段為0時到10時,年均發生23次;甘泉附近團霧多發于每年3月、4月、9月、10月,多發時段為6時到9時,年均發生20次;洛川附近團霧多發于每年9月、10月、11月,多發時段為8時至9時,年均發生30次。
團霧普遍發生在夜間至清晨,由此導致的多車相撞事故主要集中在6時至9時。由于團霧突然出現、難以預報,駕駛人猝不及防、失去視線,本能急踩剎車,容易導致車輛追尾,全國每年都發生多起團霧導致的多車相撞事故,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什么是團霧
霧是懸浮在貼近地面的大氣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的集合體,一般分為輻射霧、平流霧和混合霧。團霧大多屬于輻射霧,由局部近地層空氣受輻射降溫增濕而引起,也有少部分團霧是平流霧。
團霧具有突發性、局地性、尺度小、濃度大的特征。團霧的范圍比較小,團霧外視線良好;團霧內四周朦朧,能見度很低,只有幾十米甚至十幾米,屬于特強濃霧;團霧分布不均勻,有些區域很濃;團霧覆蓋面積大小也不一致,長度從1公里到5公里不等。(西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