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面臨經濟增長下行壓力情況下,我國保持政策定力,沒有實施對經濟的“強刺激”。
實施“強刺激”、搞“大水漫灌”或許能暫時提高經濟增速,但會留下產能過剩、房價高漲、債務風險積聚等“后遺癥”,損害的是轉方式、調結構等中長期發展戰略。為了保持經濟運行總體平穩,應當實施定向調控、“精準滴灌”。比如,在保證貨幣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同時,引導資金流向農業、小微企業、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等,扶持這些薄弱環節和關鍵領域的發展。由于調控政策不是簡單地擴總量,而是從調結構入手,這樣將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并增強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
全面深化改革正有序推進,應當繼續創新宏觀調控思路和方式,更多運用改革創新的辦法,聚焦“激活力、補短板、強實體”,推動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點領域改革,把“改革的紅利”轉化為“發展新動能”“民生新福祉”。(北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