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多前,國產CBTC信號系統首次在北京地鐵應用,使我國成為第4個成功掌握CBTC(基于無線通信的列車自動控制系統)核心技術的國家。記者日前從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獲悉,該公司與北京地鐵車輛裝備有限公司聯合中標越南河內輕軌項目,這意味著“北京信號”即將走出國門。
“進城”20天
7號線國產信號系統穩定
每天從北京西站駛來的地鐵7號線列車將乘客送達東端的終點站焦化廠站,然后駛入位于地下2層的焦化廠車輛段。
從列車到焦化廠車輛段,再到北京小營指揮中心,大大小小的軌道交通設備都被一條看不見的“線”連通并實現綜合調度。這看不見的“線”,就是CBTC信號系統。大到每條線路上的列車啟動停靠,小到每輛列車的車門開關,都依靠它控制,堪稱地鐵的“大腦”與“神經”。
去年年底開通的地鐵7號線,全部裝備的國產化水平已經超過了90%。而作為最主要的核心裝備之一,CBTC信號系統出自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是京味十足的“北京信號”。
相比此前國產CBTC主要應用的郊區線路,7號線面臨的客流壓力較大,對信號系統的穩定性要求更為苛刻。“開通20多天來,并沒有因為信號故障影響7號線的正常運行。”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專門負責7號線信號系統的劉超告訴記者,自主化信號系統完全能夠適應城區地鐵較高的運載壓力。
能扛高客流
發車間隔可達90秒
2010年年底,亦莊線和昌平線同時開通。也正是這兩條線路,真正實現了CBTC信號系統的首次國產化。在此之前,我國地鐵主要選擇國外廠商生產的信號系統,并未掌握這一核心技術。
相比國外技術,CBTC國產化既能節省成本,也能更好滿足現場服務、維修等售后需求。面對北京早晚客流高峰的壓力,國產化的CBTC信號系統能吃得消嗎?
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王偉介紹,對于CBTC信號系統來說,能否扛得住較大客流量,主要體現在能否滿足較小的發車間隔。目前,這一系統能夠滿足最小發車間隔90秒的要求,完全能適應北京地鐵的客流高峰。
“北京信號”出海
中標越南河內輕軌項目
據統計,“北京信號”已經實際應用到北京的4條地鐵線中,總里程突破100公里。
而在北京以外的地區,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在過去兩年內陸續拿下成都地鐵3號線、長沙地鐵1號線、深圳地鐵7號線、天津地鐵6號線和石家莊地鐵3號線的CBTC信號系統總包項目,部分線路已經進入施工階段,總里程數突破135.9公里。
與此同時,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地鐵車輛裝備有限公司聯合中標了全長13公里的越南河內高架輕軌線路的13列電客車。北京交控科技有限公司已經拿下車載CBTC信號系統裝備項目,目前正準備投標這一線路的地面CBTC信號系統項目。記者 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