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亂交織的世界與勇毅前行的中國外交
——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在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宏觀形勢年度論壇的特別演講
(2022年1月18日)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
很高興出席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舉辦的宏觀形勢年度論壇,就國際形勢和外交工作同大家進行交流。
剛剛過去的2021年,是充滿危機和挑戰的一年。新冠疫情延宕反復,百年變局加速演變,和平與發展遭遇“逆風”,大國關系、全球治理、地區熱點等持續緊張動蕩,不少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疫情、對外關系等不同程度顯現危機,整個世界可謂變亂交織、亂象叢生。
去年一開年就發生美國國會山“大淪陷”:特朗普支持者暴力沖擊美國會大廈,美式民主自由亂成了一地雞毛。隨后全世界目睹美軍喀布爾“大潰敗”:給阿富汗留下一片混亂和動蕩,美式“民主改造”再遭失敗。這次歲末年初,多國疫情又一次“大失控”:美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最高峰沖破150萬,目前累計死亡85萬人,各大醫院疲于應對。世界經濟面臨40年來最嚴重的“大通脹”:美歐等國物價“漲”聲一片,供應鏈既阻且斷,老百姓叫苦不迭。
這些世界亂象既是天災,更有人禍,特別是個別國家“有病亂治”、“內病外治”,導致問題雪上加霜,危機愈演愈烈,最后干脆甩鍋推責、嫁禍于人,甚至挑動“新冷戰”,攪得世界不得安寧,各種風險隱患顯著上升。
出路在哪里?我認為根本出路在于習近平主席倡導的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重大理念清晰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的時代之問,成為中國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文明進步方向的鮮明旗幟。昨天習近平主席在達沃斯論壇演講中指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堅持對話而不對抗,包容而不排他,反對一切形式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這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進一步豐富和發展,充分展現了習近平主席對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正義的強烈責任與擔當。即將開幕的北京冬奧會將奏響“一起向未來”主旋律,也將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增添濃墨重彩的新樂章。
各位朋友,
2021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我們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征程。中國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地位,2021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9.8%,全年增速達8.1%。2021年中國有兩個顯著標識,就是共同富裕和開放發展。
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走上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過去40多年,中國使8億多人口擺脫貧困,對世界減貧貢獻率超過70%,提前十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幾個月前,英國《經濟學人》一名記者走訪了外交部定點幫扶的云南省麻栗坡縣,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共產黨的信心》的文章,報道中國外交官到麻栗坡縣擔任副縣長、當支教老師的故事,贊嘆“中國共產黨正在為崛起的中國服務”、“在偏遠的鄉村也能感受到習近平主席的關心”。上合組織秘書長諾羅夫去年底離任時激動地表示,他在中國三年,有幸親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和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見證了中國脫貧攻堅和抗疫斗爭,他十分感慨,從心底里佩服中國、看好中國!
我們持續推進改革、擴大開放,同世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2021年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20周年。中國對外開放在高水平上闊步前行。2021年前11個月,中國外貿同比增長22%,全年外貿規模突破6萬億美元。在去年的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共有來自127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0家企業參展,國別、企業數均超上屆,意向成交額超700億美元。當時剛剛運抵中國的12萬罐阿富汗松子在直播帶貨中“秒光”,俄羅斯廠商的巧克力和冰淇淋數秒內成交460多萬元,再次證明中國消費市場的巨大潛能。中國正式提出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表明中方擴大開放和推動區域經濟合作的堅定決心。隨著今年初《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中國開放的大門會越開越大,將為世界提供更多合作機遇。
各位朋友,
關于過去一年中國外交,王毅國務委員最近在不同場合已做了全面深刻闡述,今天我只想從去年中國外交波瀾壯闊、精彩紛呈的畫卷里,截取幾個高光時刻和大家分享。
第一個高光時刻,習近平主席在第76屆聯大提出“全球發展倡議”,這是中國為推動實現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全球發展,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作出的又一重要貢獻。此外,我們看到,習近平主席親力親為,開展了一系列元首外交,同外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視頻、通話近120次,提出了“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等一系列新理念,為國際社會應對新問題新挑戰進一步貢獻了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
第二個高光時刻,中俄隆重紀念《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20周年,兩國元首發表聯合聲明,共同宣布《條約》延期并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開啟了兩國世代友好、合作共贏的新征程。下個月,普京總統將來華,與習近平主席共赴“冬奧之約”和“新春之會”,進一步向世界展示中俄高水平戰略協作的強大動能和勃勃生機。
第三個高光時刻,中美元首首次舉行視頻會晤。這是一次為中美關系把舵領航的歷史性會晤,兩國元首就事關中美關系發展的根本性、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坦誠深入溝通,習近平主席提出中美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原則。通過這一會晤,以及從安克雷奇、天津、蘇黎世到羅馬等一系列交鋒,我們表明了捍衛國家利益、反對霸凌強權的堅定立場,主動向美方亮明了“三條底線”、打出了“兩份清單”,擲地有聲地指出“美國動輒干涉他國內政的老毛病要改一改了”,給習慣于居高臨下、頤指氣使的美國人立下了規矩,為中美關系開辟了相互尊重、平等交往的新范式。
第四個高光時刻,孟晚舟女士平安回國。當孟晚舟在深圳機場面對鏡頭深情說出“如果信念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的時候,相信14億中國人的內心都充滿了感動和自豪。過去3年多時間里,習近平主席親自關心,外交戰線不懈努力,全國人民有力聲援,“晚舟歸航”成為外交為民的生動注腳。正如不少網友所說,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用恐嚇、脅迫、制裁阻礙中國人民前進步伐的時代已一去不返了!
第五個高光時刻,中老鐵路通車。去年12月5號,隨著兩國元首共同喊出“發車”號令,歷時11年艱苦建設的中老鐵路正式開通運營,把中老兩國更加緊密地連在一起,使老撾從“陸鎖國”一躍成為“陸聯國”,境內鐵路從3公里增加到430公里,給老撾人民帶來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希望,也為共建“一帶一路”樹立了又一成功典范。對此,通倫主席在通車儀式上激動地說,“這是一個值得自豪的時刻,老撾各族人民終于夢想成真”。
第六個高光時刻,中國疫苗外交助力全球抗疫。當全球面臨嚴重的“疫苗鴻溝”、許多國家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一苗難求”的時候,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第一個承諾將新冠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第一個支持疫苗研發知識產權豁免,第一個同發展中國家開展疫苗合作生產。一年來,中國累計向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超過20億劑疫苗,全世界使用疫苗中一半來自中國。30多國領導人親往機場迎接中國疫苗。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在迎接中國疫苗時,深情親吻五星紅旗,這一幕令人動容,也載入了中塞友好史冊。
各位朋友,
回顧過去一年的外交工作,我個人還有一個強烈的感受,現在國際上造假現象太多,針對中國的謊言流毒太多,中國外交不得不花很多精力“打假消毒”,去偽存真。
我們看到個別國家打著“多邊主義”旗號,拉“小圈子”、搞“集團政治”;以人權為幌子干涉別國內政,大搞單邊制裁、“長臂管轄”;穿著“民主”的馬甲當教師爺到處招搖撞騙,炮制“民主”對抗“威權”的丑劇鬧劇等等。對于這些假冒偽劣行徑,我們毫不客氣,堅決反對,堅定打假,使得“假人權”人人喊打、“假民主”露出原形、“假多邊主義”被剝去畫皮,無處遁形。
針對個別國家散布政治病毒,借病毒溯源之名對中國抗疫進行各種無端指責,甚至炮制新冠病毒是中國實驗室泄漏的奇談怪論,我們一方面堅決揭批和反制,一方面積極同世衛組織開展全球溯源合作,兩次邀請世衛組織專家來華開展溯源聯合研究,專家們滿意地表示,“想去的地方都去了,想見的人都見了”,最后明確得出“實驗室泄漏極不可能”的科學結論。與此同時,全球80多個國家致函世衛組織反對溯源政治化,中國2500多萬網民聯署呼吁世衛組織調查美國德特里克堡實驗室。可見操弄疫情政治化是多么不得人心。反觀某些國家,無論是德爾塔還是奧密克戎變異毒株,盡管在第一時間就得到通報,但仍然無法有效控制疫情的肆虐蔓延。事實又一次證明,“自己生病讓別人吃藥”的老毛病是典型的損人不利己,貽害無窮。
再比如,美國一些人大肆炒作“中國外交強硬論”,甚至還給我們貼上“脅迫外交”的標簽。可是,美國又是怎么對待中國的呢?美方將中國定位為“最嚴峻競爭對手”,毫無底線打壓中國、大肆干涉中國內政、侵害中國核心利益。就在最近,美方政要還在喋喋不休地誣蔑新疆“種族滅絕”、香港立法會選舉“不自由”,又一批中國高科技企業被美國無端制裁。美方多次表示要同中國開展“極限競爭”,什么是“極限競爭”呢?最近蘭德公司發布的《極限競爭指南》報告可謂一語道破天機,說白了就是遏制中國“無所不用其極”,包括對華進行構陷栽贓、左右國際機構和規則、糾集反華同盟、破壞“一帶一路”、離間中國同其他國家關系、操縱國際輿論、在關鍵領域與中國“脫鉤”、提升對華軍事威懾等等,恨不得將中國置之死地而后快。面對這樣的“極限競爭”,難道還指望中國無動于衷、束手就擒、當任人宰割的羔羊?那是100多年前的帝國舊夢,該醒醒了。
還有一種謬論,指責中國破壞國際規則、試圖推翻現行秩序,聲稱要維護所謂“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可是,他們至今說不清楚中國破壞了什么規則?他們維護的又是什么規則?他們實際上就是企圖凌駕于國際法之上,把“家法”“幫規”強加給國際社會。這些人自己繞開聯合國、拋開國際法,為所欲為,退群毀約,搞單邊強權,還有什么資格談守規則、護秩序?去年我們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50年來,中國以實際行動踐行《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堅定不移主持公道,捍衛正義,反對霸權,展現了作為世界大國的應有氣節與擔當,也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尊敬和點贊。
各位朋友,
世界處于大變局,中國進入新時代,新時代需要新思想、大智慧。一年前,我曾在這里和大家一起探討過我們在解決了挨打、挨餓的問題之后,如何解決挨罵的問題。剛才我講的“打假消毒”就是針對“挨罵”問題,這不僅是外交戰線的任務,也是在座專家學者的共同使命。“打假消毒”需要勇氣,更需要思想和智慧。在這方面,智庫有獨特優勢。智庫不是“冷庫”,需要不斷輸出鮮活、管用的思想和點子,要足智多謀,建言獻策,當智多星、啟明星。同時智庫也不能把自己“庫存”起來,躲進小樓成一統,大家還需要走出書齋,走向世界,勇于為黨正名、為國辯護、為民代言,展現中國學者的風骨和擔當,為促進中國和世界的溝通與了解作出更大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