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筑小康)民建中央推動綠色包裝,助力環保事業
中新網北京1月27日電 題:民建中央推動綠色包裝,助力環保事業
中新網記者 陳小愿
“隨著電子商務發展,快遞包裹和外賣包裝袋增長迅速,易產生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我們希望推動快遞的綠色包裝,助力環保事業。”民建中央信息和網絡創新委員會委員、阿里研究院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郝建彬近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說。
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貢獻評選表彰大會2021年12月17日在北京召開,100個先進集體、96名先進個人、50項建言獻策優秀成果、50項社會服務優秀成果受到表彰。民建中央《關于切實采取措施,減少快遞包裝污染,助力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調研報告》是建言獻策優秀成果之一。
郝建彬作為課題組成員參與了相關調研工作。據他介紹,為助力中共中央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2018年民建中央成立專題組,圍繞如何減少快遞包裝污染深入開展調查研究。
專題組由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民建中央副主席兼秘書長李世杰任負責人,通過召開專題座談會,赴阿里巴巴、京東、順豐和萬億運營等公司走訪,與政府有關部門溝通交流,以及調動民建省級組織力量參與調研等方式,最終形成報告。2019年,民建中央在全國政協大會上提交了關于切實減少快遞包裝污染、助力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發言材料和提案。
民建中央副主席兼秘書長李世杰(右三)率專題組赴阿里巴巴調研。 民建中央供圖郝建彬介紹,專題組在調研中發現,減少快遞包裝污染存在許多困難,包括企業各自為戰,缺乏統一標準;原則性政策居多,統籌協調不夠;前期投入成本高,企業效益受損;民眾環保觀念不足;垃圾分類流于形式,末端處置模式簡單,缺乏回收再利用。
為此,民建中央在調研報告中提出具體建議:明確部門職責,落實組織保障;細化產品標準和流程標準,保證企業有規可循;堅持綠色包裝政策導向,推動企業“綠色包裝、減量包裝、循環利用”;提高綠色環保意識,營造提倡綠色包裝的社會環境;推動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加強回收循環利用;放眼長遠,推動快遞包裝助力綠色發展。
郝建彬表示,調研報告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國家郵政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負責人專門赴民建中央走訪,溝通有關情況。國家郵政局會同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民建中央的提案作了答復。
例如,針對民建中央提出的營造綠色環境方面,國家郵政局表示將通過綠色快遞進社區、進校園、進機關等活動,加強對重點區域以及高校、中小學、社區等重點人群的宣傳引導;開展“快遞行業環保衛士”評選等活動,樹立典型人物、典型事跡、典型案例,講好行業綠色發展故事;強化教育培訓,將行業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知識納入行業教育培訓體系和干部教育培訓規劃等。
郝建彬介紹,近幾年,國家有關部門先后出臺了多項政策,推動快遞包裝綠色發展。2020年,國家郵政局印發了《郵件快件綠色包裝規范》;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郵政局發布了《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目錄(第一批)》《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規則》;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意見的通知;2021年,交通運輸部發布了《郵件快件包裝管理辦法》。
郝建彬也見證了綠色環保事業的進步。近幾年,上海、北京、廣東、江蘇、浙江等多個省市實行了相對嚴格的垃圾分類制度,為推動快遞包裝循環利用、助力綠色發展作出積極貢獻;許多快遞公司推出電子面單,每年可節約數億張紙;不少外賣平臺的商家會提示消費者盡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消費者更加青睞網上購物,快遞量也持續增長,2021年全國快遞件量已突破1000億件。
郝建彬表示,快遞業的環保工作仍然任重道遠。他認為,環保事業需要政府、企業、消費者共同努力,希望電子商務和物流企業響應綠色低碳發展理念,持續推動產業的綠色轉型;也期待消費者進一步提高環保意識,共同為節能減碳作貢獻。(完)